一、測量學校之沿革
原聯勤測量學校,在我國軍之軍事院校中,其歷史甚為悠久,肇始於民國前8年(1904年)元月15日,練兵處軍令司在北京創設的「測繪學堂」*1,辦理高等班,設三角、地形、製圖三科,總辦王士珍;練兵處測繪學堂為中國第一所全國性培養測繪專業人才的學校*2。光緒32年(1906年)改稱為「陸軍部軍諮處測繪學堂」;宣統元年(1909年)再改稱為「京師陸軍測繪學堂」。民國成立後,改組易名為「中央陸軍測量學校」,隸屬參謀本部第六(五)局(民國2〜16年,北洋政府時期),至民國16年停辦。民國20年春,於南京大石橋重建更名為「中央陸地測量學校」,隸屬參謀本部。(國民政府時期)
抗戰軍興,中央陸地測量學校奉命遷移,先後設於長沙、桂林、鎮寧、貴陽、北碚等地;學制亦由尋常科,改為專科;民國28年併編廣州陸地測量學校*3,民國30年成立西北第一分校*4 (原稱漢中分校,亦稱成功分校)。至民國34年,復更名為「中央測量學校」,隸軍令部;抗戰勝利以後,民國35年夏,再遷移重慶沙坪壩,第一分校奉令結束。
民國36年春,奉命復員於江蘇吳縣青陽地*5及洋關一帶,並改制為「國防部測量學校」。民國38年春,南遷廣州深井;同年7月,再東遷臺灣花蓮。民國39年5月,改制為「聯勤總部測量學校」(概稱「聯勤測量學校」),測量教育及行政受測量處之監督。民國41年10月,復遷校至臺中旱溪現今的「新實營區」新址(參閱附錄一「測量學校歷年校地歷史圖照」)。民國42年起,除基礎教育各學系外,增辦專長教育各科測量班次,支援三軍辦理測繪業務。民國52年12月,測量學校奉令改隸聯勤總部直接指揮,其組織系統,如表1。
民國58年3月,奉令與陸軍理工學院及海軍工程學院合併為中正理工學院,遷入桃園縣大溪鎮員樹林現址,設立「測量工程學系」(概稱「測量系」),下設大地、地形、航測及製圖等四組。其組織遞嬗沿革,如表2。
民國77年7月,測量系更名為「測繪工程學系」(概稱「測繪系」),下設大地測量、地圖編印、航測及遙測等三組。民國89年5月8日,中正理工學院與三軍大學、國防醫學院、國防管理學院合併成立「國防大學」,並晉名「國防大學中正理工學院」。民國95年9月1日,為集中教育資源及整合師資與行政人力,將「測繪工程學系」、「應用物理系氣象組」、「軍事工程學系」及「軍事工程研究所」整併為「環境資訊及工程學系」,並下轄「空間科學組」(即原測繪系)、「大氣科學組」與「軍事工程組」,分別辦理大學部與碩士班教育。民國95年11月,配合《北部地區校院調併案》,國防醫學院脫離國防大學轉為獨立學院,及國防大學另納入政戰學院,「國防大學中正理工學院」,再更名為「國防大學理工學院」。至此,成立於民國55年的「『中正』理工學院」正式走入歷史(1966~2006年)!
上述係中央測繪教育體系發展之概況,而地方各省在測繪教育發展上,最早是光緒23年(1897年),袁世凱主持天津小站練兵辦理北洋陸軍隨營學堂,其中曾開辦一期「測繪訓練班」(或稱「北洋測繪學堂」)起,至民國28年2月,全國省級陸地測量學校全部停辦,統籌由中央辦理測繪教育。這段期間,各省為執行測繪任務,依據《測繪學堂章程》(光緒33年陸軍部頒布)、《各省陸軍測量學校章程》(民國2年5月24日北洋政府頒布)、《各區陸地測量學校組織條例》(民國24年4月9日國民政府公佈)等建制各省之測繪學堂或測量學校,彙整如表3。各省受限於經費及師資,且戰事連連,時停偶復,經營發展不易;其中以廣東省辦理的最為長久(1906〜1939年),共辦15期正科、2期專科、1期簡易科、1期航測學員補訓班;共計培養了1,081員測繪專才。
泛觀「練兵處測繪學堂」是清光緒30年正月15日(1904年3月1日)開辦,歷年來《聯勤測量學校沿革史》或《國軍測量史》均認定是「測量學校」的前身;歷經時代變革,到今日的「國防大學理工學院」,至民國113年( 2024年)3月就滿雙甲子120週年了。
表1 測量學校組織系統表
表2 測量學校組織遞嬗沿革表
表3 早年大陸地區各省建制測校彙整表
二、測量學校歷屆之首長
測量學校自建制以來,歷任之首長,詳如表4。
表4 測量學校歷任主官
測繪學堂先後由王士珍、段祺瑞、…張祖佑等氏擔任總辦,取法日本,讓測繪學堂規模始具芻型。民國建立後,先後由李番、吳德芳、張振聲等氏任校長,取法歐西,逐漸進步;黃慕松*6局長兼校長時期,將歐遊經驗投入測繪事業與教育,銳意發展,充實新式儀器,創辦航空測量,獨步亞洲,成績卓著,使測量教育立下良好基礎。之後,劉器鈞接任,蔣中正委員長兼任全國各軍校校長時,改任教育長,接任者有郭鐵蓀、曹謨。民國36年,曹謨升任校長,民國38年測校東遷台灣時,在他全力精心擘劃下,讓全校相關資產與師生在損失最少情況下,安頓到花蓮。民國41年,測校搬遷到台中新校區後,接續之校長有林甲、黃維恕、周齊祁及尹鍾奇(最後一任)等。
三、測量學校之教育特色
(一)教育目標明確
測量學校係以培養國防測量製圖科技軍官,提供國軍作戰及國家建設所需之測繪人才與技術為教育目標。故其教育任務為:
1.培養忠貞幹部,以應建軍建國之需要。
2.訓練戰時測繪技能,以達支援三軍之目的。
3.研究測量製圖學術,以適應科學時代之進展。
4.發揮建教合一功效,以配合國家建設之要求。
(二)專長領域符合國防現代化需求
測量學校依各階層測繪專業需求,開設有:
1.基礎教育:研究班、正班(各學系) *7、訓練班。
2.專科教育:高級班、初級班。
3.專長教育:繪圖訓練班、戰地測繪班、測量勤務班、建築測量班、預備軍官班、地圖閱讀師資班、後備軍官訓練班。
4.女官教育:士官班、附設女繪圖訓練班。
(參閱附錄二「聯勤測量學校各學制之各年班代表性團照」)
(三)教育設備先進完備
測量學校銳意發展,充實各項設備,如德國瑞士名廠之各種精密儀器,當時無不應有盡有。頒布教育綱領,組設教材編審委員會、教育研究委員會,充實實驗室及圖書館與各項設備;並派遣教員(四人)赴印度測量總局等機構考察研習*8,及購回書籍及地圖(參閱附錄三「五十萬分一輿圖」),以為教學參考。設立研究室、天文台、授時站,紹倫測距、重力磁力測量、地形模型製造、航空測量、製版、印刷、編繪、儀器修造、理化等十個實驗室。東遷台灣後,暫於花蓮安頓,民國41年遷校至台中新建校舍,環境安定校舍集中,各種研究與實驗設施相繼恢復成立。
(四)培育專才服務國防與經濟建設
測量學校自民前8年(1904年)創設,至民國58年(1969年)併編至中正理工學院,開辦各級學班,畢業學員生約六千七百人*9(參閱表5),分佈於各軍事或經建各部門;其重大工作成果有:測量大陸地區五萬分之一基本地形圖(民國4至38年)、創辦航空測量(民國20年)、試辦土地測量(民國21年)、國際經度測量(民國22年)、滇緬勘測國界(民國24年)、水準原點測定(民國37年)、水利測量、要塞測量、鐵道測量等等,對於國防與經濟建設均具有重大奉獻。測量學校在台灣接續開辦後,除作育英才外,也配合聯勤測量處(署)執行相關測量製圖業務,其印製發行之歷史地圖在廣惠專案中的檢整清單,請參閱表6。(另參閱附錄四「聯勤(中央陸地)測量學校測繪產製之地圖」)
表5 測量學校歷屆基礎教育班畢業人數統計表(民前8〜民國57年)
表6 測量學校歷史地圖廣惠專案檢整清單
四、策進與展望
測量學校東遷台灣花蓮,再遷到台中新校區後,深受各級長官重視,覽閱當年留存下的歷史照片(參閱附錄五「聯勤測量學校歷年活動照片集錦」),可知有其輝煌印象與值得回憶之歷史。雖自民國58年3月併編至中正理工學院,在研究發展上,仍以「測量製圖」為核心,置重點在國防測量製圖技術之提昇與研究,並以提高國防軍事測繪人員素質為教育宗旨,期使測繪科技軍官在職時能滿足國軍整備及作戰需求,達成國防自主,科技生根之目標;並於離職後,亦能發揮所學,蔚為國用,如測校校歌所宣唱之詞意,「…以正經界以固國防…學成報國萬古金湯」。(圖1、圖2)
圖1 測量學校校歌
圖2 測量學校校旗
註釋
1.․《聯勤測量學校沿革史》(49年版)指稱:民前八年一月十五日於北京成立京師測繪學堂,自民國48年起,每年均舉行紀念大會(55週年起),合併學生畢業典禮(各學系22期起)舉行。
․《中國測繪史》(2002年)載:光緒30年正月15日,總理練兵處開辦測繪學堂。
․綜判:”民前8年1月15日”,應指”光緒30年正月15日”,轉換成西元則是”1904年3月1日”。
․《中國測繪教育史》(寓公劍)載:練兵處測繪學堂,初設址於北平東城方家胡同;光緒33年(1907年),測繪學堂移至北平西城區祖家街(原名大橋胡同),現今是「北京市第三中學」(富強街3號四合院)。
[https://share.nctvcloud.com/folder257/folder905/2020-09-22/Dw68FSUJOhhe4nCz.html]
2.․《中國測繪史》載:中國最早開辦的新式專業測繪學校,是始於清光緒23年(1897年)在天津小站訓練新建陸軍時,設立的「北洋測繪學堂」。(僅辦一期)
․《中國測繪教育史》載:練兵處測繪學堂創立之前,北洋陸軍曾經開辦過兩期測繪訓練班:一、1897年,袁世凱主持天津小站練兵,舉辦北洋陸軍隨營學堂;其中,開辦一期約30人的測繪訓練班(1899年畢業),培訓測繪參謀。二、1902年6月,袁世凱在保定創辦各類軍事學堂中,設立有「測繪學堂」,實際上就是測繪訓練班。(直系軍閥吳佩孚就是這期學生;另一說他是在「北洋陸軍速成武備學堂」(前身是「開平武備學堂」)學習測繪科。)
․《百科知識》載:據清末陸軍部檔案記載,從光緒28年(1902年)起至民國元年(1912年)的十一年中,在保定開辦的各類軍事學堂有:北洋行營將弁學堂(1902.6〜1904.8)、練官營、參謀學堂、測繪學堂、北洋陸軍速成武備學堂(1903.10〜1906.8)、保定東關陸軍國小堂、北洋陸軍師範學堂(1904年〜)、馬醫學堂、軍械學堂、經理學堂、憲兵學堂、電信信號學隊(信號學堂)、陸軍部陸軍速成學堂(1906.8〜1909.9)、陸軍部軍官學堂(1906.6〜1911.7)、陸軍部預備大學堂、陸軍軍官學校等總計16所。
[1904年(光緒30年)袁世凱將將弁學堂,練官營,參謀學堂,測繪學堂及陸軍小學等軍事教育學堂(屬八個月短訓期,實是訓練班)合併,更名為「保定陸軍師範學堂」(即是「北洋陸軍師範學堂」)。]
[1902年(清光緒28年)11月,天津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於天津南斜街原浙江會館館址創立「北洋軍醫學堂」,是現今國防醫學院的前身。以此稱謂國防醫學院為中華民國軍事院校中歷史最悠久之學府。]
3.廣東最早於光緒32年8月(1906年9月),成立兩廣陸軍測繪學堂;宣統2年改名為廣東陸軍測繪學堂;民國元年更名廣東陸軍測量學校;至民國19年冬再更名廣東陸地測量學校;至民國25年8月改隸參謀本部陸地測量總局而易名為廣州陸地測量學校,民國28年2月,因日本侵占廣州,遷校到桂林,併入中央陸地測量學校。
4.民國29年10月23日批准建立中央陸地測量學校漢中分校,民國30年7月23日,中央陸地測量學校於甘肅省天水東關外舊造幣廠成立第一分校(也稱西北一分校),隸屬陸地測量總局,開辦有正班與訓練班;民國31年夏,再遷到陝西武功縣城東門外東嶽廟(稱武功分校)。民國34年12月,中央陸地測量學校第一分校停辦。
5.青陽地(亦稱青暘地、青洋地),清末此地被闢為日租界。吳縣可以說是蘇州的「母縣」,是現今的蘇州市吳中區。
6. ․日本在明治年間開始採用德國測繪技術,著手進行三角測量。1884年,參謀本部設立測量局統管全國測繪;到19世紀末,日本成為掌握西方近代測繪技術的東方國家,也為中國留學生就近學習測繪技術提供了可能與便利。清末到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有開設軍事地形、軍事測繪課程)、陸地測量部修技所學習測繪的留學生有近百人,測校首長中的李番、黃慕松及劉器鈞均是。晚清的測繪留日學生,是中國近代測繪教育的一支骨幹力量,是建立中國近代測繪學科的奠基者,為中國近代測繪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引用自《中國測繪教育史》]
․李番與劉器鈞均是畢業於明治41年(1908年)陸地測量部修技所第三期三角科。 [http://www.let.osaka-u.ac.jp/geography/gaihouzu/newsletter8/pdf/n8_s5_6.pdf]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係以培養部隊初級幹部為主;明治33年(1900年) 開始招收中國留學生,第一期入校是明治33年12月,明治34年11月畢業,類同於日本士官學校畢業生第13期。黃慕松(原名黃承恩)是第六期工兵科,入校明治40年12月,畢業於明治41年12月,是隨陸士21期學習的。[《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中國留學生》https://www.gxfxwh.com/thread-3227-1-2.html]
․日本高級軍事教育,則於戶山、砲工、陸軍大學等校教授;清宣統2年(1910年)首派砲工學校有六人,黃承恩(改名黃慕松)是其一。[《清末的留日政策》 http://www.mh.sinica.edu.tw/MHDocument/PublicationDetail/PublicationDetail_1232.pdf]
7.民國47年11月,「正班」(1期至21期)奉命改稱為「各學系」(22期至32期)。
8.民國34年10月28日〜民國35年5月21日,中央測量學校派教師(四人)赴印度新德里測量總局、德拉屯戰時測量研究院、大地測量局、地圖製印局、茉力航空測量十八隊、地圖製印所、赫佛林測量第四隊、利煞坡A/E測量隊等機構考察研習。
9. ․《中國測繪史》載:民國的測繪教育…先後開辦了從訓練班到研究班等多種層次的不同專業,正班總共辦了19期,連同其分校以及地方的測量學校在內,總共培養測繪人才約4,000人。(此應該是指大陸時期的統計)
․《國軍測量史(第一輯)》(記錄自民前9年至民國49年)載:測量學校自創辦以來,畢業學生近四千二百餘人(不含各省測量學校畢業人數)。《國軍測量史(第二輯)》載:記錄50至57年度各學制完成訓練人數為2,483人。前後兩筆合計約六千七百人。
參考文獻
³《中國測繪史》編輯委員會,《中國測繪史》第二卷,測繪出版社,北京:2002。
³黃維恕(1959),測量工程師的搖籃--聯勤測量學校,測量工程,第1卷第4期(48.7),頁1-5。
³許哲明總編輯,經天緯地_國防測繪機構創制一百週年紀念專刊,聯勤測量署,台北:2002。
³王樹連(筆名寓公劍)等,《中國測繪教育史》,解放軍出版社,北京:2018。
³測量學校史政照片,聯勤測量學校,五冊。
³《國軍測量史》_第一輯,聯勤測量署,台北:1960。
³《國軍測量史》_第二輯,聯勤測量署,台北:1969。
³蘇鴻春(2003),中央測量學校沿革史,測量工程,第45卷第4期(92.12),頁5-12。
³《聯勤測量學校沿革史》,聯勤測量學校,台中:1960。
³《聯勤測量學校校史》,聯勤測量學校,台中:1961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