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2補正 2022/05/04補正 2022/07/16補正
Y光緒23年(1897年),袁世凱主持天津小站練兵,舉辦北洋陸軍隨營學堂;其中,開辦一期約30人的「測繪訓練班」(1899年畢業),培訓測繪參謀。[《中國測繪史》稱「北洋測繪學堂」]
Y光緒28年(1902年),據清末陸軍部檔案記載,袁世凱在保定開辦各類軍事學堂,「測繪學堂」是其中之一(《中國測繪史》稱「保定測繪學堂」),實際上也是一「測繪訓練班」(屬八個月短訓期)。光緒30年(1904年)秋,袁世凱將將弁學堂、練官營、參謀學堂、測繪學堂及陸軍小學等軍事教育學堂合併,更名為「保定陸軍師範學堂」。
Y光緒30年正月15 日(1904年3月1日),練兵處軍令司於北京設立「測繪學堂」,辦理高等班,設三角、地形、製圖等三科,總辦王士珍;「練兵處測繪學堂」為中國第一所全國性培養測繪專業人才的學校,專業分三角、地形、製圖等三股,學生專習一股者為尋常科(學制1年半),並習三股者為高等科(學制4年)。
Y光緒30年冬,廣西陸軍測繪學堂在桂林創立,蔡鍔為學堂總辦,學制2年;清代廣西陸軍測繪學堂共辦三期。民國元年,改名為廣西陸軍測量學校,民國8年後學校停辦6年,直至民國14年,學校恢復。民國21年4月,該校更名為廣西陸地測量學校,至民國24年10月學校撤銷。
Y光緒31年9月(1905年10月),兩江總督督練公署於南京設立兩江陸軍測繪學堂,又名「南洋測繪學堂」,設三角、地形、製圖等三個專業,分尋常科及高等科。至宣統3年(1911年),共辦三期,畢業約200餘人。民國2年5月,江蘇省陸軍測量局成立的同時設陸軍測繪學堂,開辦2期共4年。
Y光緒32年(1906年),練兵處測繪學堂改稱為「陸軍部軍諮處測繪學堂」,王士珍仍為總辦。[光緒32年8月,兵部改為陸軍部,並將練兵處、太僕寺併入。]
Y光緒32年,清廷通令各省開辦「測繪學堂」,33年陸軍部頒布「測繪學堂章程」。
Y光緒32年,貴州依清廷通令成立雲貴測繪學堂,培養尋常科學生。貴州陸軍測量局於民國3年7月,開辦測量學校,前後辦理了三期,畢業180餘人,民國7年停辦。
Y光緒32年,江西設立陸軍測繪學堂,分尋常科及高等科。民國2年12月,江西省陸地測量學校開辦,設簡易科(學制1年半)、專科(學制3年),虞廷杰任校長。(停辦?)
Y光緒32年3月(1906年4月),安徽省練兵處於省城安慶北門外吊橋東舊營房,設立陸軍測繪學堂。民國2年,更名安徽省陸軍測量學校,至民國5年停辦。
Y光緒32年7月,練兵處軍令司測繪科於開封南關創設河南陸軍測繪學堂。民國2年10月河南陸軍測量局附設河南陸軍測量學校,至民國9年3月,共畢業154人。
Y光緒32年8月,廣東成立兩廣陸軍測繪學堂,計開辦三期正科,分三角、地形、製圖等三科授課;而製圖科又分繪圖、攝影、印刷等三班。宣統2年改名為廣東陸軍測繪學堂。民國元年,更名廣東陸軍測量學校。至民國19年冬再更名廣東陸地測量學校,至民國25年8月改隸參謀本部陸地測量總局而易名 為廣州陸地測量學校,為南方各省培養測繪人才,編制擴大,改正科為專科,增設航測科。至民國28年2月撤銷停辦。共辦15期正科、2期專科、1期簡易科、1期航測學員補訓班;共計培養了1,081員測繪專才。
Y光緒33年8月(1907年9月),雲南陸軍測繪學堂在昆明創立,設於城隍廟街之南側,直屬雲南督練公所;是年11月,招第一期,分地形與製圖兩班。宣統3年正月15日,雲南陸軍測地局就學堂堂址成立,學堂附屬於測地局,並遷址於昆明縣署。民國元年,改稱雲南陸軍測量學校,再遷址於財政廳前部,停復招三次,直至民國28年9月第八期畢業,培養測繪技術人員計有584名(地形科452人、製圖科132人)。
Y光緒32年,吉林將軍達桂設立吉林陸軍測繪學堂;光緒33年,徐世昌又在奉天設立測繪學堂;宣統元年4月(1909年5月)兩校合併,稱「東三省陸軍測繪學堂」。民國2年改為東三省陸軍測繪學校。民國8年3月停辦。共辦7期,畢業生459人。
Y光緒34年(1908年)夏,山西於省城大教場陸軍小學堂西側成立陸軍測繪學堂,直屬於陸軍部軍諮處測地司。第一期係速成科受學一年,第二期則受學三年,學堂內分設:三角(選點)、地形(測碎部)、製圖(清繪、橫繪、放大、編纂)等三個課。民國2年,學堂改稱為「山西陸軍測量學校」,招生第三期,民國4年秋季畢業後,即行停辦。前後共辦了三期,培養出測繪人員約200餘人。
Y宣統元年3月(1909年4月),於成都北較場成立四川陸軍測繪學堂,隸屬於四川省督練公所參謀處;設尋常科、簡易科及手工班等三種學制。民國3年元月改稱四川陸軍測量學校,隸屬四川陸軍測量局;民國21年10月,學校停辦。
Y宣統元年,軍諮處測繪學堂再改稱為「京師陸軍測繪學堂」;最初辦理高等班(即模範班à高等班à研究班),分三角、地形、製圖等三科。民國元年,改組易名為「北京陸軍測量學校」,隸參謀部第六局。
Y宣統元年,浙江督練公所於杭州報國寺設浙江陸軍測繪學堂。宣統2年3月,浙江陸軍測繪學堂開學。宣統3年冬,浙江陸軍測繪學堂畢業學員70餘人,成立浙江測量所。民國2年5月,浙江陸軍測量局設浙江陸軍測量學校。(停辦?)
Y宣統元年,陝西巡撫恩壽奏見,在省城西安西關大營盤的陸軍小學堂內附設陸軍測繪學堂,開設三角、地形、製圖等三科。民國2年,改名陜西陸軍測量學校,共畢業三期學生,於民國5年停辦。
Y宣統2年10月(1910年11月),山東陸軍測繪學堂由山東測繪局(原有甲、乙、丙班生)改制,設尋常科。民國2年停辦。
Y宣統2年冬,湖北陸軍特別小學堂(光緒33年,由光緒31年9月在武昌成立的湖北陸軍小學堂改稱)改為湖北陸軍測繪學堂。宣統3年8月19日(1911年10月10日)在校學生一百數十人參加了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民國元年,改名湖北陸軍測量學校,於民國5年停辦。
Y宣統2年,為謀全國測量技術之一致,京師陸軍測繪學堂乃將高等班改為模範班(學制1年7個月),並選送各省局測繪學堂畢業學生及現職人員入學受訓。
Y民國元年3月16日,大元帥府參謀部測量局特設補習一班,為前測繪學堂新班同學(將屆一年,因起義以來多在司局所辦事,而棄學),續完成學程。
Y民國元年4月1日,湖南省陸軍測量局成立,局下設地形科和製圖科,同時開辦湖南陸軍測量學校培養人才。清末,光緒29年(1903)湖南重建的武備學堂及光緒31年成立的湖南陸軍小學堂,均開設測量學、地形學、製圖學等課程。光緒32年至宣統元年湖南選派黎書扆、湯蔭棠等11人先後赴日本專攻測繪專業。此均為湖南發展測繪事業培養了人才,奠定了技術基礎。
Y民國元年6月19日,北京陸軍測量學校首任校長李蕃到任。
Y民國2年5月24日,中華民國大總統批准頒布《各省陸軍測量學校章程》。章程規定:各省陸軍測量學校附屬該省陸軍測量局內,設尋常科,分三角、地形、製圖等三課,製圖課分繪圖、攝影、刷印等三班。
Y民國初,福建陸軍測量局在福州創辦測量學堂。民國18~19年,福建省陸地測量局於沙縣招收學員兩批,共有100餘人,辦理測量製圖培訓班(訓練班),分三角、地形、製圖等三班。
Y民國4年,測繪教育學制改為高等科(類研究班)、尋常科(類正班)二種,各科又分為三角、地形、製圖等三系。測繪學術逐漸由東洋而西化。
Y民國6年,甘肅測量學校創辦於蘭州原暢家巷陸軍學堂內。至民國29年結束,僅開辦尋常科地形班三期(6年、14年、21年)、製圖班一期(24年)。
Y民國16年7月,北京陸軍測量學校因經費支絀而告停頓。
[民國2〜16年,是北洋政府時期。]
Y民國19年2月27日,公布《中央陸地測量學校條例》21條、《各區陸地測量學校條例》19條。其中中央陸地測量學校學制分為本科(類研究班)、尋常科(類正班)及簡易科(類訓練班)等三級。
Y民國20年元月,陸軍測量學校重建於南京大石橋,更名為「中央陸地測量學校」,隸參謀本部。(國民政府)
Y民國20年,辦理特科及尋常科,除設三角、地形及製圖等三班外;為充實教育設備(當時德國、瑞士等國新式測量儀器),創辦航空測量,另開辦「航測班」作育人才,以配合測量事業之發展。
Y民國21年,試辦南昌附近十縣之土地測量,利用航測繪製地籍圖,成效卓著。
Y民國22年,參加第二次國際經度測量,俾決定我國經緯度原點。
Y民國22年,為培養測量基層幹部,再開辦簡易科(類訓練班)。
Y民國23年,創辦邊區地形班。
Y民國24年4月9日,國民政府公布《修正中央陸地測量學校組織條例》17條。
Y民國24年12月〜26年4月,由前教育長吳焯將軍率員參加雲南邊境中英滇緬南段未定界勘界委員會工作。
Y民國25年11月9日,國民政府公布《中央陸地測量學校組織條例》15條、《各區陸地測量學校組織條例》15條。其中中央陸地測校學制修改為本科(類研究班)、專科(類正班)及簡易科(類訓練班)等三級,各級再分設三角、地形、航測、製圖等四科。
Y民國26年,改隸軍令部。8月中央陸地測量學校由南京西遷長沙。民國27年8月,再轉遷桂林。
Y民國28年2月,日本侵占廣州,廣州陸地測量學校遷往桂林,併入中央陸地測量學校;至此,全國省級陸地測量學校全部停辦。同年,中央陸地測量學校隨參謀本部陸地測量總局遷到貴州鎮寧。
Y民國28年8月~29年4月,軍令部陸地測量總局陝甘測量總隊,在陝西省寶雞縣城西北的馬家原村舉辦「測繪訓練班」,招收四川成都、陝西西安具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120名,進行測繪技術培訓,計分有三角、地形、製圖等三班。
Y民國29年夏,開設「專科學員班」,各局隊選送歷年有簡易科學歷人員入校受訓。
Y民國29年8月5日,國民政府頒發《中央陸地測量學校組織條例》修正稿,規定學校分本科、專科和簡易科等三科,編制111人,學生500人。
Y民國30年秋,為配合戰時之需要,將簡易班改設為「戰時訓練班」。
Y民國30年7月23日,中央陸地測量學校於甘肅省天水東關外舊造幣廠成立第一分校(也稱西北第一分校),隸屬陸地測量總局。開辦有正班(統編第十四期)與訓練班(此係設於寶雞縣西20華里處六川店的「戰時訓練班」(計三期),後統編為中央陸地測量學校訓練班第八〜十期),設有三角、地形、製圖等三班;民國31年夏,再遷到陝西武功縣城東門外東嶽廟(稱武功分校)。民國34年12月,中央陸地測量學校第一分校停辦。[其係由民國29年10月23日批准建立中央陸地測量學校漢中分校而來]
Y民國33年,中央陸地測量學校總校遷到貴陽南廠兵營,開始增聘教授,增設實驗室,派部分優秀教師留學印度。此期間(至同年秋,遷重慶)貴州成為全國測繪教育的中心,先後畢業兩期共77人。其中地形30人,航測29人,大地14人,製圖4人。同時也為貴州培養了測繪人才。
Y民國33年7月25日,軍委會公布《中央測量學校組織規程》17條。中央陸地測量學校新編學制改為研究班、正班(大學部,四年制)及訓練班等三級,各級又分設大地測量、地形測量、航空測量、製圖及儀器製造等五科。
Y民國33年10月,中央陸地測量學校呈准增設「補訓班」。
Y民國33年11月,日軍轟炸貴陽,中央陸地測量學校由鎮寧遷到重慶北碚澄江鎮。
Y民國34年,中央陸地測量學校再更名為「中央測量學校」,隸軍令部。
Y民國34年8月17日,軍令部核准《中央測量學校教育綱領》11條。
Y民國34年7月7日〜民國36年4月19日,中央測量學校派員分兩批赴美國陸軍製圖局(AMS)等機構考察研習(計16員)。另分批赴加拿大國防部參謀本部地理局等測繪機構參訪,各約二週。
Y民國34年10月28日〜民國35年5月21日,中央測量學校派員赴印度測量總局等機構考察研習。(計4員)
Y民國35年7月,中央測量學校再遷重慶沙坪壩原中央大學舊址。
Y民國36年7月間,奉令將歷屆畢業學員生依現行學制統一各班期別。
Y民國36年10月,奉命復員於蘇州(吳縣)青陽地(砲兵第十六團原駐營房),並改制為「國防部測量學校」,直隸國防部。
Y民國38年春,國防部測量學校南遷廣州深井。
Y民國38年7月,國防部測量學校再遷臺灣花蓮,即今「國立花蓮高級中學」的校址。
Y民國39年起,測量學校等測繪專家研究我國地圖投影,將原先採用蘭伯特投影,改換為橫麥卡托投影,以增強地圖效能。迄民國41年,自二萬五千分一圖至二十五萬分一圖,正式採用橫麥卡托投影,並加繪UTM坐標方格,以利軍用。
Y民國39年5月,原「國防部測量學校」,改隸聯勤總部,並更名為「聯勤測量學校」,測量教育及行政受測量處之監督。
Y民國40年6月,測量學校訓練班第13期,首在花蓮招生,41年6月畢業。
Y民國40年7月,測量學校正班19期(民國36年10月在蘇州入學)在花蓮畢業。
Y民國41年9月,測量學校正班20期(民國37年10月在蘇州入學)在花蓮畢業。
Y民國41年10月,聯勤測量學校自花蓮遷校至臺中軍協營房新址。(即現在的新實營區)
Y民國41年11月,測量學校訓練班第15期,首在台中招生。
Y民國42年起,聯勤測量學校除基礎教育各學系外,增辦專長教育各科測量班次,支援三軍。
Y民國43年9月,測量學校正班21期(民國42年10月入學,46年9月畢業)起,畢業學生經教育部認可授予工學士學位。
Y民國43年12月起,為配合軍事教育體制,聯勤測量學校創辦高初級班,施以為期四個月及六個月的專科教育。共訓練高級班三期,初級班四期。
Y民國44年6月20日,美國測量專家來台與我國合作在台南桂子山設站作日全蝕觀測,12月14日日環蝕測觀;聯勤測量學校教育長尹鐘奇上校率隊參加,相關合作成果可供大地測量之研究。
Y民國44年10月、45年11月,聯勤測量學校與美國及日本測量專家合作實施月掩星觀測,以供大地測量研究改進之參考。
Y民國44年12月,為配合國家士官制度之建立,聯勤測量學校增設測量士官班,施以為期十四週的測繪技能訓練。
Y民國45年7月,測量學校訓練班第16期招生,為最後一期,46年8月畢業。
Y民國46年9月30日,測量學校正班21期各科畢業,是獲頒教育部工學士學位證書之始。
Y民國47年6月6日,中國測量工程師學會在台中聯勤測量學校召開成立大會。
Y民國47年11月,聯勤測量學校「正班」奉命改稱為「各學系」。
Y民國48年1月31日,測量學校五十五週年校慶,各學系22期(民國43年10月入學)畢業典禮,參謀總長王叔銘上將蒞校主持。
Y民國49年5月10日,聯勤測量學校正式成立校史館,保存測量學校各項史料。
Y民國51年1月15日,奉核定聯勤測量學校校風為「忠勤精實」,校訓為「親愛精誠」。
Y民國51年1月30日,聯勤總部總司令石覺上將蒞校主持五十八週年校慶暨各學系25期畢業典禮,並主持新建蔣公雕像揭幕典禮。
Y民國51年,聯勤測量學校各學系自29期(民國50/10〜55/1)起增加海道測量課程,30期(民國51/10〜56/1)起更增加海道測量實習、空中攝影實習、製圖實習等,均為增進教育效果之重大措施。
Y民國52年12月,奉令聯勤測量學校改隸聯勤總部直接指揮。
Y民國53年1月15日,測量學校六十週年校慶暨各學系27期學生畢業典禮合併舉行,參謀總長彭孟緝上將蒞校主持。
Y民國56年,聯勤測量學校興建完成兩層大樓圖書館一棟。
Y民國57年,奉核准,為配合人事法令將聯勤測量學校各學系31及32期畢業時間提前至民國56年12月(原57/1)及民國57年12月(原58/1)。
Y民國58年3月,聯勤測量學校奉令與陸軍理工學院及海軍工程學院合併為中正理工學院,遷入桃園縣大溪鎮員樹林,設立「測量工程學系」,下設大地、地形、航測及製圖四組。
[原聯勤測量學校各學系33期至36期(57/10入學),改為中正理工學院測量系29期至32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