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0日 星期日

依圖幅規格變革看臺灣《五萬分之一地形圖》之演進

2022.7.16補正
我國五萬分之一地形圖圖幅規格變革可概分為三階段:
一、清末民初速測圖(19071929),係測繪區域性五萬分一地形圖,其圖幅劃分為「橫寬46˙縱長36cm」矩形圖廓,稱「單色舊圖廓系列。無統一投影之規定經緯度方格網。聯勤測量製圖廠因圖管所需製作圖表而賦予圖號採順序碼行列各2碼;而編訂圖組號為CMS L50-XX(聯勤總部亞洲代字比例尺代碼省代碼)
二、第一次世界大戰後(1918),因武器新進而軍用地圖必須考量方向、距離正確,乃有蘭伯特正形投影的採用我國於1929年起改採「經差15’˙緯差10’」的經緯圖廓,稱「單色新圖廓系列」;採海福特橢球體(地球原子參數)具方格網(日製地形圖採用)圖號依經緯度化算行列各3;圖組號編訂同樣為CMS L50-XX1950年以後改換為橫麥卡托投影圖號採十萬四劃分法編訂;圖組號編訂為L7XX(亞洲代字比例尺代碼省代碼);多色印刷,這稱「多色新圖廓系列」。
三、復考量各省各自獨立坐標與高程系統,鄰省圖幅難予拚接在全國大地測量成果改算後,大陸地區製圖平面基準統一在南京天文點且考量充分運用紙張有效面積及經濟製圖材料,乃於1966年開始將圖幅改為「15’x 15’(北緯0°36°)18’x 15’(北緯36°44°)20’x 15’(北緯44°50°)22.5’x 15’(北緯50°以上)採用國際橢球體GRS -1924/1930UTM方格網。圖號編訂亦採十萬四劃分法,而圖組號則改編訂為L7001稱「新圖幅系列,這包括大陸各省及台灣地區
我國《五萬分之一地形圖》之演進,綜合考量圖幅規格之變更及製圖要素之選定,依年序其發展為單色舊圖廓系列à單色新圖廓系列à多色新圖廓系列à新圖幅系列復綜析臺灣五萬分之一地形圖的演進可由二條主軸來看一是圖幅變革包含投影橢球體方格網等製圖要素,係涵蓋在前述環節中另一軸線是國際橢球體演進及三角點改算及檢。現依時間序,彙整如1,簡析說明如後。
臺灣的第一套地形圖是「明治二十八年測圖」的五萬分一地形圖,是日本陸地測量部臨時測圖部於1895年開始測圖,其順序首先是澎湖,而後臺灣西部,由北往南,最後臺灣東部,由南往北,測量工作總共耗時近一年半;於1897-1903年間製版15’×10’ 單色新圖廓圖,是沒有正規三角點基礎下施行的「迅速測圖」,計有103幅。接續1916 年完成《五萬分一蕃地地形圖》,同為15’×10’ 單色新圖廓圖,計68幅。1924年起平測與航測並用,採多面體投影及白塞爾橢球體,大地基準點是虎子山三角點(λ 120°58’25”.975 E, φ 23°40’00”N),高程基準面以基隆平均海水面起算1944年部分圖幅運用航照修測加印棕色圖資,1945年由台灣軍司令部再複製發行臺灣五萬分之一地形圖_日製版發行全數有114幅。二戰結束後,聯勤測量製圖廠於1950年修整發行臺灣五萬分之一地形圖_日製翻印版(圖組號CMS L50-92) 114參閱圖1

1.依圖幅規格變革看《五萬分之一地形圖》演進之彙整表


1_1臺灣五萬分之一地形圖(日製翻印版114)圖表_單色新圖廓L50-92

1_2臺灣《五萬分之一地形圖》_台中(1945) 日製版

1_3臺灣《五萬分之一地形圖》_483145台中(1950) 日製翻印版

美國陸軍製圖局(U.S.Army Map Service, AMS )19441945年,採用多圓錐投影,白塞爾橢球體坐標系為世界多圓錐1000碼方格網ND運用日製版的二萬分一、二萬五千分一、五萬分一地形圖等圖資編纂,並利用航照修測,繪製發行FORMOSA 150,000》,屬15’×10’多色新圖廓圖110幅,圖組號L7921950AMS改算日治時期三角點成果(19091942)*1,公布《台灣五萬分之一三角點成果表》(日治成果改算版UTM方格網坐標成果)19511952年再版L792,則改用橫麥卡托投影,採國際橢球體GRS-1924/1930及新的三角點成果,坐標系為世界橫麥卡托(UTM)1,000公尺方格網5051帶;且部分圖區直接運用多倍測圖儀測製,發行全數108(澎湖地區由6幅改版為4)1953年起,聯勤製圖廠根據AMSL792(1951年版)修測譯註複製發行臺灣五萬分之一地形圖_譯註版》(L792),參閱圖2

2_1臺灣《五萬分之一地形圖》(譯註版,108)圖表_多色新圖廓L792

2_2FORMOSA 150,000_2219台中市(1944) 美製版

2_3臺灣《五萬分之一地形圖》_台中市(1953) 美製譯註版

2_4臺灣《五萬分之一地形圖》_台中市(1968)ed.6 美製譯註版

1967年間,全國測量製圖聯繫會議曾召開二次專案會議研討統一改算UTM坐標系統與地籍坐標系統方案;1968年由台灣省林務局籌辦,聯勤測量學校開始計算,1970年公布《台灣省五萬分一地形圖分幅三角點成果表》(統一改算版)。在製圖上是新圖幅15’x 15’,基準是虎子山原點,採國際橢球體GRS -1924/1930UTM方格網,圖組號為L7001,稱「台灣老五萬系列」,發行全數78幅;參閱圖319761979台灣地區基本控制點重新檢測後,1980年公布新《台灣地區三角點成果表》(新檢測版),製圖上改採GRS-67地球原子,此圖組稱「台灣新五萬系列」,圖組號同為L7001,發行全數90幅;參閱圖41990年起發行分帶TM方格網的「台灣經建版系列」,發行全數79幅;參閱圖5

3_1臺灣《五萬分之一地形圖》(老五萬,78)圖表_L7001

3_2臺灣《五萬分之一地形圖》9521-台中縣(1973) 老五萬版

4_1臺灣《五萬分之一地形圖》(新五萬,90)圖表_L7001

4_2臺灣《五萬分之一地形圖》9521-台中市(1983) 新五萬版

5_1臺灣《五萬分之一地形圖》(經建版,79)圖表(1990)

5_2臺灣《五萬分之一地形圖》_9521-台中市(1991) 經建版

1995年起聯勤第401廠生產紅光下可閱讀系列」,圖組號為L7031國際橢球體主要是GRS-67,另加印WGS-84UTM方格網短線。時序進到2003年以後,平面基準不再是地區性的虎子山原點,而是全球性的WGS84國際橢球體採用GRS-80,稱「新一代五萬圖系列」,圖組號變更為L7032,發行全數90幅;參閱圖6。內政部發行的經建三版亦同一基準,採TWD-97坐標系統;參閱圖7

6_1臺灣《五萬分之一地形圖》(紅光下可閱讀,90)圖表_L7031

6_2臺灣《五萬分之一地形圖》(新一代五萬圖,90)圖表_L7032

6_3臺灣《五萬分之一地形圖》_9521-台中市(2003)

7 臺灣《五萬分之一地形圖》(經建三版,79)圖表(2003)


釋註
1.日治時期控制測量成果係1936年正式公布,台灣測設一等三角網計有4,合計一等三角點101點,二等三角點320點,三等三角點1,615點及四等三角點5,867點,總計7,903
2.中研院GIS專題中心「台灣百年歷史地圖系統」已建置公布的臺灣《五萬分之一地形圖》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aspx
・日治五萬分之一蕃地地形圖 19071916
・日治五萬分之一地形圖(總督府土木局) 1920
・日治五萬分之一地形圖(參謀本部) 19241944 (日製版)
・美軍五萬分之一地形圖 1944 (L792美製版)
・臺灣五萬分一地形圖 19561964 (L792美製譯註版)
・五萬分之一經建版地形圖(第一版) 1990年~
・五萬分之一經建版地形圖(第二版) 1996年~
・五萬分之一經建版地形圖(第三版) 2002年~






1 則留言:

  1. 起點恐 110, 15d20' 不對,而 110, 18 才對!
    $ perl -wle 'print 1+(24-18)*3;'
    19
    台中。

    回覆刪除

地圖圖組

  本文係 1991/6 發表於 測 量技術通報 No.93 , 2024/3/27 再修訂。 一、前言 一系列地圖採用同一比例尺、地圖投影及製圖方法,可按字碼編成地圖圖組 (Map series) ,以利於編纂、識別、索引儲存與地圖補給。例外者如軍用城市圖 (1/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