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4日 星期六

黑龍江測繪機構之歷史地圖 (光緒33年〜民國31年)

 2022.3.31補正

黑龍江將軍衙門於光緒16(1890)在齊齊哈爾城設立「黑龍江省輿圖局,負責《清會典圖_黑龍江省輿圖說》(153156)測繪和撰寫圖說事宜。這是黑龍江地區的第一個專職測繪機構。光緒25(1899年),輿圖測繪工作結束,該局即撤銷。為編脩大清會典,由屠寄主持按統一設計、要求,利用實測資料,將聯繫密切的多幅地圖匯集,使各圖幅在內容上互相聯繫,編纂成100里開方總圖1幅,50里開方6城分圖10(黑龍江城4幅,呼倫貝爾城2幅,其餘4城各1)10里開方圖2(呼蘭、綏化廳)的《黑龍江輿圖》,是黑龍江地區的最早地圖集(裝訂成18.5×29cm)。由屠寄主筆撰寫了《黑龍江輿地圖說》計有總圖說16城分圖說62廳圖表2此《黑龍江輿地圖說》5萬餘字,詳述了黑龍江將軍轄地的沿革、地理位置、山川、地名、古城、古蹟,是黑龍江歷史地理學中的傑作。(相關圖資廣惠專案中無檢整出)

宣統3(1911)黑龍江省調查局繪圖處將道府州廳縣,以統一規格編纂成《黑龍江全省輿圖》,是黑龍江地區第一冊名副其實的地圖集。該圖集開本尺寸為35×23cm,由封面、奏摺、目次、圖例、總圖和28幅分圖組成。除封面外,均為35×44cm摺頁。總圖比例尺為1/2,855,000,以通過北京觀像台的經線為本初子午線,緯線以赤道為起算。繪製30′x30′經緯線網,整度數經緯度用漢字數字註記度數。

光緒31(1905年),日俄戰爭後,沙俄為鞏固其統治,加強了在黑龍江地區的松嫩平原和牡丹江流域的測繪;至光緒33年底完成東經122°00′131°00′、北緯43°40′50° 00′之間15萬平方公里地域內1681/84,000地形圖的測量。其分幅與1/100,000地形圖一致,圖面為經差30′*緯差20′。圖廓外無圖例,單色印刷。這是黑龍江地區首次用等高線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形圖。

民國37月,東三省陸軍測量局在黑龍江地區齊齊哈爾城設立派出機構,「東三省陸軍測量局黑龍江出張所」;民國82月,該所改組為東三省駐黑龍江陸軍測量分局,下設三角、地形兩個班。民國20 九一八事變後,該局自行解散。

民國4年,東三省陸軍測量局黑龍江出張所」執行勘測1/100,000調查圖以清代在黑龍江地區測量的經緯度點作為平面控制點,遼寧假定高程點為起算點,採用多面體投影圖面按經差30′*緯差15′劃分,每幅圖的四隅有注記經緯度。至民國8年完成,覆蓋黑龍江地區。

東北被日本佔領期間,自1933年開始,日軍之陸地測量部、關東軍司令部測量隊、滿洲國軍政部(後稱治安部)以其建立的大地測量控制網為基礎,按照《滿洲地形圖圖式》,在黑龍江地區使用平板儀測圖、航測成圖和略測方法進行了1/100,000地形圖測制工作。滿洲國軍政部測製松嫩平原地區95幅,日軍陸地測量部和關東軍司令部測量隊測製黑龍江邊和大興安嶺東經121°125°、北緯51°40′53°34地域38幅,小興安嶺、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1511944年,共測製284幅。此圖組是採用高斯投影,平面坐標採用1933年長春坐標系,高程採用1933年大連高程系。按經緯度分幅,幅面是經差30′*緯差20′

1946年,蘇軍總參測繪局以日軍及滿洲國實測的1/25,0001/50,000地形圖為基本資料,按經差30′*緯差20′,編製了黑龍江地區1/100,000地形圖423幅。

民國5年,東三省陸軍測量局黑龍江出張所以其測定的三、四等三角網作為平面控制,以遼寧假定高程點為起算點,測繪36×46cm圖廓分幅之1/50,000地形圖。至民國18年,完成黑龍江地區南部計202幅,單色石印印刷。

1933年起,日軍測繪了東經123°00′127°30′、北緯45°10′48°10′的松嫩平原地區之1/50,000地形圖截止1943年底,共測繪274

1935年,滿洲國軍政部參謀司測量科採用平板儀測量方法在哈爾濱附近測繪1/25,000地形圖4幅。1936年,在齊齊哈爾附近測繪43幅。1938年,單色印刷,地名和說明文字註記用中日兩種文字。

民國19年,東三省陸地測量局以其按矩形分幅的實測1/50,000地形圖和1/100,000調查圖為基本資料,共編製黑龍江地區1201/200,000地形圖

民國187195月,日軍參謀部和關東軍組織作戰、測繪參謀為主體的參謀旅行活動,到哈爾濱對用航測方法盜測的1/200,000東北地區作戰地圖進行實地核查。這批圖成了九一八事件日本侵略黑龍江地區的工具。

1944年,美國利用中美航空測量隊的測繪成果和美國國防部陸軍製圖局已有的中國測繪資料,以經差*緯差分幅,編製了黑龍江地區緯度50°以南地區的501/250,000地形圖。

1946年後,蘇軍總參測繪局利用其編製的1/100,000地形圖為基本資料,編製了黑龍江地區1201/200,000地形圖。

民國初期,俄軍測量團以其實測的1/84,000地形圖為基本資料,編製了黑龍江地區依蘭縣以東1/500,000地形圖6幅。該圖後被日本翻印。民國8年,我參謀本部製圖局將該圖名稱注記譯成中文,一一書寫,剪貼於原印刷圖上,進行翻印,使得圖上共注有漢、俄、日3種文字。

1946後,蘇軍總參測繪局利用其編製的1/200,000地形圖為基本資料,編製了黑龍江地區231/500,000地形圖

東北淪陷後,日軍陸地測量部利用其測製的1/100,000地形圖為基本資料,編製了覆蓋黑龍江地區1/500,000輿圖,這批圖成為日軍侵佔中國的作戰指揮用圖和空軍用圖。

民國19年,參謀本部陸地測量總局按照國際百萬分一輿圖的分幅格式, 採用經差*緯差分幅,以實測1/50,000地形圖和1/100,000調查圖為基本資料,編繪百萬分一中國輿圖*1,其中黑龍江地區9幅。因抗日戰爭開始,以編繪稿用紅、綠 、黑、紫、黃、淺藍及深藍七色試印。居民地、道路、水系表示詳細,其它要素由於缺乏資料表示粗略,地貌用暈滃法表示。(初稿試印第二版百萬分一中國輿圖》,全數71)

民國32年,軍令部第四廳利用日本測製的黑龍江地區1/100,000和部分1/50,000地形圖為基本資料,採用蘭伯特投影,海福特橢球體,按國際分幅(經差*緯差4°),編繪百萬分一中國輿圖(第三版全數85),其中黑龍江地區9幅,地貌採用等高線加分層設色表示。

1946年後,蘇軍總參測繪局以其編製的1/500,000地形圖為基本資料,編製了黑龍江地區91/1,000,000地形圖。

黑龍江省各階段測繪機構完成之地圖在廣惠專案中檢整出之成果參閱表1暨各尺度圖產品舉例

 

註釋

1.中華民國在大陸時期對「百萬分一中國輿圖」之編製生產主要有三次

政府遷臺以後,聯勤測量處於民國44年將36年版中國百萬輿圖再重行修編,採用國際標準圖式彩色印製出版圖組號CMS-L300「百萬分一中國輿圖」-85幅。賡續聯勤測量處於民國51年更新為圖組1301「國際百萬分一中國輿圖」-86(標準圖幅最多之圖組)

 

參考文獻

1.中國測繪史》編輯委員會,《中國測繪史第二卷測繪出版社北京市2002

2.龍志網_志書庫_黑龍江省志·測繪志。

http://shuju.zglz.gov.cn/BookRead.aspx?BookID=201708230007

 

1_1 黑龍江測繪機構歷史地圖廣惠專案檢整清單


1_2 黑龍江測繪機構歷史地圖廣惠專案檢整清單


Ù1/2,000,000《黑龍江省輿地全圖》 光緒33(1907)繪製  黑龍江省繪圖處  68.7 x 68.0cm

 

Ù 1/100,000《會勘額爾古訥河中俄邊界圖》_第一頁(1/4)  宣統2  52.0x152.0cm

[《中俄滿洲里界約》又稱《齊齊哈爾協議書》,宣統3年簽訂,為不平等條約以額爾古訥河為界,將河中280個洲渚,160個劃歸俄方,120個劃歸中方這水界部分之附圖,計有4頁。額爾古訥河和俄羅斯境內的石勒喀河交匯後形成黑龍江]

 

Ù1/ 1,500,000《黑龍江全省輿圖》_璦琿道總圖  宣統3(1911)  黑龍江省調查局繪圖處  35×44cm摺頁

[本圖集計有:47167及其他328。各圖尺度為1/1,750,0001/ 150,000]


Ù1/ 469,000《黑龍江全省輿圖》_璦琿廳圖  宣統3(1911)  黑龍江省調查局繪圖處 35×44cm摺頁

 

Ù黑龍江城江左屯界四至里數犁記壕界封堆輿圖》 (光緒年間繪製)民國4年摹繪  (原圖外交部典藏)製圖局  57.2x78.9cm

[愛琿城即黑龍江城1900年被俄人毀。這幅就是江東六十四屯之圖其位於精奇里河口南至霍爾莫勒津屯,黑龍江左沿岸地帶,南北70餘公里,東西40餘公里,通稱江左旗屯]

 

Ù黑龍江吉林二萬五千分一地形圖》_ K字第六號(模繪圖)  民國3年模繪  北京陸軍測量局  50.4x67.9cm

 

Ù《東北十萬分一地形圖》_蘭西縣(本製)  民國8年放製  東三省陸軍測量局  30′*15′

[飛遠專案圖資]

 

Ù《滿洲十萬分一地形圖》_齊齊哈爾(日製)  昭和8(1933)測圖10年印刷、發行  大日本帝國陸地測量部  30’*20’

[飛遠專案圖資]

 

Ù《東北十萬分一地形圖》_齊齊哈爾(日製複製版)  昭和8(1933)測圖,民國41(1952)翻印  日軍陸地測量部聯勤總部測量處  30’*20’

[飛遠專案圖資]

 

Ù《二十五萬分一中國地形圖》_ HA-ERH-PIN 哈爾濱(美製譯註圖)  (1955年編印)民國56年翻印  (U.S. AMS)聯勤測量製圖廠  *

[本圖組係美國陸軍製圖局(U.S. AMS)製作發行,廣惠專案檢整有433幅,其中《L542_東北九省及熱河地形圖》,計43此幅係運用1951年版美製《二十五萬分一滿洲》(L541)_NL52-7(ed.1),加上當時即時相關圖資修訂,於1955(民國44)編印發行(ed.2)我聯勤測量製圖廠於民國56年翻印。]

 

Ù《滿洲五十萬分一圖》_齊齊哈爾  昭和7(1932)製版  大日本帝國陸地測量部  2°30'*1°40'

[日軍陸地測量部利用其測製的1/100,000地形圖為基本資料,編製了覆蓋黑龍江地區1/500,000輿圖,這批圖為日軍侵佔中國的作戰指揮用圖,全數為55幅;廣惠專案檢整「接收日製圖」計有51]

 

Ù《東亞五十萬分一圖暨滿洲五十萬分一圖》_齊齊哈爾  昭和8(1933)製版17年改版  大日本帝國陸地測量部  2°30'*1°40'

[日軍陸地測量部在東亞地區製作之五十萬分一輿圖廣惠專案檢整計有202]

 

Ù《五十萬分一中國輿圖》_齊齊哈爾(映繪圖)  民國37年複製  國防部測量局  2°30'*1°40'

[本圖組係利用日製五十萬分一東亞地圖》修正複製,廣惠專案檢整僅有36]

 

Ù《五十萬分一中國輿圖》_齊齊哈爾(日製翻印)  民國37年複製  國防部測量局  2°30'*1°40'

[本圖組係利用日製五十萬分一東亞地圖》修正複製;廣惠專案檢整日製圖單色有167多色202本製圖單色有258]

 

Ù《五十萬分一中國地形圖及兵要地誌》_齊齊哈爾  民國37年複製  國防部測量局  2°30'*1°40'

[本圖組係在《五十萬分一中國輿圖》(亦稱《五十萬分一全國地形圖》)上加註兵要資料,全數185幅。]

 

Ù日製《百萬分一東亞輿地圖》(單色)_齊齊哈爾  明治31(1898)製圖32年製版  大日本帝國陸地測量部  *2°30’

 

Ù日製《百萬分一東亞輿地圖》()_齊齊哈爾  明治31(1898)製圖32年製版43年印刷發行  大日本帝國陸地測量部  *2°30’

 

Ù百萬分一中國輿圖(No.1) _齊齊哈爾  民國3年編繪4年製印  參謀本部製圖局   *2°30’

[第一版百萬分一中國輿圖(111),格式是引自日製《百萬分一東亞輿地圖》中國部分(149),圖式則大不同。龍江即是齊齊哈爾濱江即是哈爾濱]

 

Ù《百萬分一中國輿圖(No.2)_璦琿  民國23年縮繪25年製印  參謀本部陸地測量總局  *

[第二版百萬分一中國輿圖(71)其中黑龍江地區9。這是首次採用國際標準分幅(經差*緯差)編繪稿試印圖]

 

Ù百萬分一中國輿圖(No.3) _齊齊哈爾  民國32年編繪36年製印  (軍令部第四廳)國防部測量局  *

[第三版百萬分一中國輿圖(85)其中黑龍江地區9幅。此版本原是單色製印聯勤總部測量處於民國44年將此再重行修編,採用國際標準圖式(IMW格式)彩色印製出版]

 

Ù《國際百萬分一中國輿圖(No.4)_齊齊哈爾  民國48年翻印1955美軍版)  聯勤總部測量處  *

[第四版百萬分一中國輿圖(86)其中黑龍江地區9幅。這版本主要是譯註自美軍版]

 

Ù《百萬分一兵要圖》_齊齊哈爾  民國43年編印  國防部(聯勤測量處測量製圖廠)  *

[本圖組是以第三版百萬分一中國輿圖(85單色其中黑龍江地區9)為底圖,加繪兵要資訊]

 

Ù俄製1/84,000黑龍江西伯利亞交界圖_ XIX-34  1906測製  沙俄軍事測量團  30'*20'

[《中國測繪史》載:從1905年五月起至1906年底,沙俄軍事測量團在黑龍江地區松嫩平原吉牡丹江流域,測製1/84,000。全數244幅,廣惠專案檢整出有191幅。]

 

Ù俄製《黑龍江沿岸圖》(1/8) (缺尺度)  1896年測製  沙俄軍事測量團  49.7x 46.5cm


Ù俄製1/1,500,000《中國東北部及蘇聯東南部》_齊齊哈爾(Ⅰ-3)  **測製  蘇聯軍事測量局 87.4x68.9cm

 

帕蘭子午儀文物芻探

  一、緣起 肇始於 96 年 11 月 3 日 到桃園中正嶺參加中國測量工程學會理監事會議時,聽聞王偉強學長提起 趙錫民 老師正接受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辦理「 G. Prin Paris 子午儀歷史考察與功能運作」的委託研究案;再者於工博館英文網頁上看到【 See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