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大地測量是一種精密控制地球表面位置之測量作業,為各種測量製圖作業步驟之首要;其測得之成果,除用以推算地球形狀與大小(製圖上稱地球原子,即旋轉橢圓體之長軸半徑a、短軸半徑b及扁平率1/f),且為研究地球物理之主要學門。世界各國為測製大比例尺地形圖,提供國防軍事運用之需,必先建立全國性大地測量系統,或與鄰國三角點連接,依次施測各級大地測量以供應用。其範疇有:
(一)三角測量(含基線測量)、三邊測量、導線測量,為測算地面各級點位之距離與位置。
(二)水準測量,含直接水準測量與間接水準測量兩種,為測算地面點位之高程。
(三)天文觀測,為測算地面點位之天文經度、天文緯度及天文方位角。
(四)重力測量,為測算地面點位之重力強度值。
(五)磁力測量,為測算地面點位之磁偏角、磁力強度及傾角(Dip)。
二、大陸地區初期大地測量之概況
我國大地測量工作始於清末民初,迄至1949年測量地區已遍佈華北、華中、華南、西南及西北諸省,因歷經北伐、抗戰、國共諸戰役,大地測量作業始終未能按正常計畫逐步展開。初始1912〜1929年期間,基本控制測量大多由各省陸軍測量局施作,全國統一基準尚未建立。1929年國民政府北伐完成,在南京成立陸地測量總局,始頒訂「全國陸地測量十年(1930〜1939年)計畫」,才有系統的開展全國性之大地測量;執行到1933年時再研議修頒為「全國軍用、地籍圖測量計畫綱要」(六年計畫)*1。前後兩計畫期間完成了京滬、京杭、京徐、京海、京皖、皖鄂、徐海、徐鄭、漢鄭、南潯、廣陸、杭金衢及浙江省民政廳所作一等諸三角網、系,衢溫台、商正、皖贛等等諸二等三角系。水準測量有京鎮武宜、京杭、京滬、杭坎、京徐、徐海、徐鄭、徐濟、平漢諸一等水準線。天文觀測有蘇、浙、皖、閩、贛、鄂、湘、粵、魯、察、綏、寧諸省一等天文點30點、二等天文點152點。以上均由陸地測量總局及所轄各測量隊完成,其他各級三角網、系、鎖等均由各省、市所轄地政局、測量隊、水利委員會、資源委員會、交通部等測量機構,各視其所需情形與用途施測之。
抗日戰爭開始後,西南、西北諸省急需軍圖,乃放棄一貫大地測量作業步驟,變通採用迅速三角測量方法,以為測圖、編圖之用。先後完成湖南、廣西、貴州、雲南、四川、陝西、甘肅三等三角測量,並完成蓉渝(成都-重慶)、隆曲(隆昌-曲靖)、雅昆(雅安-昆明,實際完成雅安-西昌)、畢羅(畢節-羅甸)諸二等三角系,及成康(成都-康定)一等三角系。
東北諸省,自1931年遭日本強佔,至抗戰勝利光復,各級三角網、系、天文點、水準線佈滿全境,三角點約一萬八千餘點,獨自成一系統。東南沿海自吳松口迄廣東沿海汕頭一帶,有英國海道測量局於1884至1905年間測設之三角點,精度僅及三、四等三角點。福建至山東、河北沿海間,部分三角點為日本海道測量局測設,僅及四等三角點精度。
除上述全國各省、市所施測之各級三角網、系、天文點、水準線外,其他所屬地區性者,如農田整理、水利興建、道路修築、礦山開採等均有精密大地測量。因測設機關繁多,彼此用途殊異,起算原點設定地方經緯度及方格坐標不一;且我國測量自開始,全國性一、二等三角、天文、水準測量均由軍方負責策畫實施,致使地政、水利、交通、工礦諸部所做測量,大部分未能與軍方全國性測量系統聯測;對此種成果,在製圖作業上無法運用,價值因而喪失。為求得全國成果系統一致,提高成果運用價值,增加製圖精度,符合現代作戰軍圖需求,經由中美合作製圖會議(中美合作製圖協定係於1955年簽訂)決議,始有全國大地測量成果改算之實施。
三、大地測量成果改算工作之歷程
全國天文點、三角點改算工作係在美國華盛頓陸軍製圖局(Army Map Service, AMS)執行,1958年聯勤測量署將現存全國大地原始資料(各級三角網、系、鎖,基線網,計分觀測手簿,水平角、頂天距記簿,三角點之記,各項計算手簿及成果表)約八千餘冊,計八萬一千餘點,運往AMS先予研判。1959年11月,我國派遣首批測量軍官六名赴美,美方幷僱用日籍測量人員四名,美陸軍測量局本身派測量技術人員數十名,三方共同參予整理改算工作。1960年9月間,我續派第二批測量軍官四名及留美在職訓練測量軍官二名參加;1961年3月間,我又續派第三批測量軍官八名,迄至1962年底。全案在中美日三國測量技術人員良好合作下,動員人力約80員,歷時五年餘始完成任務。本案主要工序略敘如下:
(一)根據大陸原始成果,展繪二十五萬分一三角點展點圖,按各級三角點著色、描繪方向線及點之編號;各點所屬有關原始資料,仍以同顏色加註在展點圖側方或下方。
(二)影印全部原始資料,將展點圖各級三角點編號,逐點加註於影本各相關點,俾利三角形檢算及查看。
(三)南京、貴陽、香港三天文點,設為初步改算三角點成果起算原點。
(四)選定各起算點間較高級三角系、鎖或段為主要連接平差路線。
(五)研判、分析及抄寫原始資料,如基線網平差核算,天文點時號及測算,三角系起算點研判,方向角抄寫,三角形夾角檢算及閉合差計算等。
(六)不同原點或假定點起算之次級三角點、導線點,化歸同一起算原點之研判、分析及改算採用數學公式,如坐標移轉法或平移法等因子之計算。
(七)全國大地資料經人力研判整理及使用電腦改算結果,各三角點之平面位置,乃獲得依據國際橢圓體由南京基準點推算之地理坐標及世界麥卡托(UTM)方格坐標。
南京基準點之值:
原點:南京天文聯絡點
緯度:北緯32°03′26″.1480
經度:東經118°46′57″.2325
方位角:至紫金山72°37′22″.750
(八)三角點之高程基準面,以浙江坎門平均海水面起算,各級三角點高程僅推算至公分,未作等級說明。
(九)調製測量成果册,按各省施測三角點數量,由低緯至高緯將全國印製分裝成360冊(統計表,參閱表1);每冊封面印註所屬省名(例福建省),圖組號(例L783),所轄五萬分一圖號(例8628Ⅱ等等),製圖參數(世界橫麥托投影方格、國際橢圓體、南京基準點),UTM帶數(例50帶),中央子午線(例東經117°)及成果本編號(例210458) ;參閱圖1;三角點成果改算前後比較例,參閱圖2。東北地區因三角點不與大陸諸省三角點聯接,改算後新成果是以日本東京天文點為起算原點,採用白塞爾橢圓體(Bessel Spheroid)參數,分裝成34冊。
表1 中美合作改算大陸地區五萬分一三角點成果表統計表
圖1 三角點成果表例_福建省(L783)之例—210458 (1966年)
圖2 三角點成果改算前(1953)-後(1966)例_乳山
四、成果運用之例_五萬分一地形圖圖幅更新L7001
我國五萬分一地形圖圖幅規格演變可概分為三階段:
(一)清末民初速測圖(1907〜1929年),係測繪區域性五萬分一地形圖,其圖幅劃分為「橫寬46˙縱長36cm」矩形圖廓,稱「單色舊圖廓系列」。無統一投影之規定、無經緯度、無方格網。聯勤測量製圖廠因圖管所需製作圖表而賦予圖號,採順序碼行列各2碼;而編訂圖組號為CMS L50-XX(聯勤總部、亞洲代字、比例尺代碼、省代碼)。
(二)第一次世界大戰後(1918年),因武器新進而軍用地圖必須考量方向、距離正確,乃有蘭伯特正形投影的採用;我國於1929年起改採「經差15’˙緯差10’」的經緯圖廓,稱「單色新圖廓系列」;採海福特橢球體(地球原子參數),具方格網(日製地形圖採用);圖號依經緯度化算行列各3碼*2;圖組號編訂同樣為CMS L50-XX。參閱圖3。1950年以後改換為橫麥卡托投影,圖號採十萬四劃分法*3編訂;圖組號編訂為L7XX(亞洲代字、比例尺代碼、省代碼);多色印刷,這稱「多色新圖廓系列」。參閱圖4。
圖3_1福建省五萬分一地形圖圖表_單色新圖廓L50-83
圖3_2 福建省五萬分一地形圖_金門縣(474147)
圖4_1 福建省五萬分一地形圖圖表_多色新圖廓L781
圖4_2 福建省五萬分一地形圖_金門島(8628Ⅱ)
(三)復考量各省各自獨立坐標與高程系統,鄰省圖幅難予拚接,在全國大地測量成果改算後,大陸地區製圖平面基準統一在南京天文點;且考量充分運用紙張有效面積及經濟製圖材料,乃於1966年開始將圖幅改為「15’x 15’」(北緯0°至36°間),「18’x 15’」(北緯36°至44°間),「20’x 15’」(北緯44°至50°間),「22.5’x 15’」(北緯50°以上)等;採用國際橢球體GRS -1924/1930,具UTM方格網。圖號編訂亦採十萬四劃分法*4,而圖組號則改編訂為L7001,此稱「新圖幅系列」,這包括大陸各省及台灣地區。參閱圖5。
圖5_1 福建省五萬分一地形圖圖表_新圖幅L7001
圖5_2 福建省五萬分一地形圖_金門縣(9221Ⅰ)
註釋
1.國史館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完成全國軍用地籍圖測量計畫綱要草案》
https://ahonline.drnh.gov.tw/index.php?act=Display/image/2054245aULQC75#adF
2.以圖幅右上圖隅點經緯度除以經緯差,得行列數。如「金門縣」幅(圖3_2),118°30’/15’=474行,24°30’/10’=147列,圖號為474147。
3.大陸地區係以〔E75°30’,N15°20’〕為十萬分一圖標準分幅經緯線起始,向東經30’,向北緯差20’劃分之,各賦予2碼;同區域五萬分一圖,則是四劃分,四數碼後再加一羅馬數。如「金門島」幅(圖4_2),圖號為8682Ⅱ。
4.以〔E73°30’,N14°00’〕為十萬分一圖標準分幅經緯線起始,向東經30’,向北緯差30’劃分之,各賦予2碼;同區域五萬分一圖,則是四劃分,四數碼後再加一羅馬數。如「金門縣」幅(圖5_2),圖號為9021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