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緣起
國防部測量局第二處於1947年9月製作《接收日製圖版目錄》,係日本戰敗投降後我國製圖機構從"南京接收"、"美軍移交"、"曹謨校長帶回"*1、"興安艦運回"等方面所接收到的各式日製之圖版,如表1所示。據統計,南京接收4,722面、美軍移交2,164面、曹謨校長帶回525面、興安艦運回9,666面,總計17,077面。此目錄計分為27項,未含日製台灣圖資。
表1 接收日製圖版概況表
二、日軍測繪中國地圖之概況
日本大阪大學小林茂教授《外邦図―帝国日本のアジア地図》(2011年)一書中指出日本測繪的外國地圖係為"戰爭和殖民地統治的工具","從陸軍軍官偵察測量到越境航空攝影",書中描述從明治時期日本侵略朝鮮開始,到中日戰爭爆發,直至太平洋戰爭結束,全面概述日軍各個時期的軍事測繪簡史。
日軍早在1872年(明治5年)即已對中國進行軍事偵察並繪製中國地圖,而真正有計劃對中國地區的測繪,還是甲午戰爭(1894年)時的事,1895年至1897年陸地測量部*2(1888〜1945年)臨時測圖部已對遼東半島和臺灣進行測繪。
1900年,日本參加八國聯軍鎮壓義和團運動,日軍得以公然對北京、天津、山海關等地進行軍事測繪。同時,英、美、法、俄等國聯軍也趁機完成了戰場1/50,000地形圖的測繪。
1908年,日軍參謀本部決議統一對華測繪1/100,000地圖,首要目標是繪製中國十萬分一的實測兵要地圖,取代靠資料編纂而成的舊地圖;自此,除特殊地區外,日軍在華測繪基本上都採用了此比例尺;1921至1923年,陸地測量部根據盜測情報等繪製的「外邦十萬分一圖」就達919幅,至1926年已經完成預定作戰地域的基本測繪。
日本統治臺灣的五十一年間(1895〜1945年),在測繪工作上係列入它"本土"規劃中,先後測繪發行1/20,000〜1/500,000等比例尺的各類地圖*3,如表2。這些圖資在《接收日製圖版目錄》中,並沒有列入。
表2 日治時期臺灣地形圖繪製概況表
侵華日軍對中國的航空攝影測量製圖,始於1928年(昭和3年)。當時由出兵山東的日軍第三師團司令部根據飛機航測資料製作《二萬五千分一空中寫眞測量要圖膠濟鐵路沿線圖》(表1之第4項)。這是日軍第一次對國外地圖進行航測製圖,參閱圖1。
圖1 日製《二萬五千分一空中寫眞測量要圖膠濟鐵路沿線圖》圖幅接合表
1932年1月和1937年8月,侵華日軍乘「一二八事變」和「淞滬會戰」之機,對上海附近東部、西北部和南部進行飛機航空攝影。日軍參謀本部陸地測量部根據1932年的航空攝影於1937年印製出版《二萬五千分一上海近傍圖》。(表1之第3項)。參閱圖2、圖3。
圖2_1 日製《二萬五千分一上海近傍地形圖》圖幅接合表
圖2_2 日製《二萬五千分一空中寫眞測量要圖上海近傍4號_上海》(1932年)
圖3_1 日製《二萬五千分一地形圖上海近傍崇明島》(空中寫眞測量)圖幅接合表
圖3_2 日製《二萬五千分一地形圖上海近傍崇明島13號_崇明縣》(1945年)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軍虜獲我國東三省及遼寧測繪部門測繪的1/50,000地形圖426幅、1/200,000地形圖82幅、地圖底版二萬多張,經修正後編繪印製1/100,000比例尺的軍用地圖。(表1之第12項)。參閱圖4。
圖4 日製《滿洲十萬分一圖承德23號_承德》(1935年)
1937年12月日軍攻陷南京,虜獲大量1/10,000、1/20,000、1/25,000、1/50,000、1/100,000等比例尺的中國各省的地形圖。之後,在複製的同時,用航測修正並補測未測的地域。(表1之第1、2、5、7〜10、13、16、19、20等項)。參閱圖5。
圖5_1 日製《一萬分一南京近傍圖》圖幅接合表
圖5_2 本製《一萬分一南京近傍圖68號》(1935年) [日製86號]
同時,利用飛機航測對陝西西安以北,河南信陽、開封,江蘇徐州,廣西及雲南等地域製作成《1/100,000空中寫真測量應急戰用地圖》 (表1之第14、15項)作為補充。參閱圖6。
圖6 日製《空中寫真測量要圖北支那十萬分一開封11號_鄭州》(1942年)
一般而言,除標註為日軍"航空寫真製版"的少數地圖外,地圖上標註為民國26年(1937年)以後製版的,大多是日軍在戰爭爆發後通過戰場虜獲得到的;而標註民國早期測圖的,則有相當一部分是日軍在多年以前利用間諜偷竊的。與日本自測的地圖相比,改編的地圖都繪有4×4公分方格網(日軍稱之為"方眼"),且重視色彩及符號的利用,有細致而豐富的圖例,不僅增加了地圖的信息量,而且加強了實用性和時效性。
三、日製地圖從哪裡來
侵華日軍的軍用地圖是從哪裡來?綜合上述主要有三種途徑:
(一)偷竊中國地圖:如岡村寧次*4借軍事顧問身份(1925年)竊取江浙一帶1/20,000軍用地圖、華中地區1/50,000軍用地圖;南京大屠殺期間(1937〜1938年)第二野戰隊在南京陸地測量總局掠取大量中國版各式地圖。
(二)組織實地測量:如支那派遣軍測量班、第一野戰測量隊、第二野戰測量隊、第三野戰測量隊、參謀本部地誌班、岡村部隊照片印刷班、多田部隊測量班、呂集團照片印刷班等等赴實地施測,或附屬於某作戰部隊的前線測量,或在地方偽政權的庇護下利用漢奸實施測量。
(三)運用航空測量:自1928年濟南「一二八事變」日軍首次使用空中航測偵查膠濟鐵路開始,到1939年至1940年間,日方還完成了十萬分之一的華北空中攝影測量圖。1941年後,這一計劃又擴展至河北、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江蘇、安徽、浙江等省區。
四、日製地圖之製作
日軍繪製中國地圖採取方式有:直接翻印、縮製編印、放大印製(大判版)、簡易測製、航測繪圖等手法。綜前述,就兩項主要圖資說明如下:
(一)日製五萬分一地形圖
1.借"中日合作"(1921年)名義測製我國東北地區1/50,000地形圖。(表1之第6項)。參閱圖7。
圖7_1 新測《東北五萬分一地形圖》圖幅接合表
圖7_2 日製新測《滿州五萬分一圖洮南局地圖伯都訥80號_洮南縣》(1933年)
2.測製遼陽、瀋陽、長春及錦州各線間之1/50,000地形圖二百多幅。(表1之第5項)
3.翻印1/50,000民國圖二千多幅。(表1之第7項)。參閱圖8。
圖8_1 日製(翻印)《五萬分一民國圖》圖幅接合表
圖8_2 日製《河南省五萬分一地形圖_清河驛》(1931年民國圖) 1938年翻印
4.翻印我國東部各省1/50,000舊圖廓*5地形圖,圖上加繪有方格網或兵要地誌。(表1之第8、9、10、11項)。參閱圖9。
圖9_1 日製《五萬分一兵要地誌圖》圖幅接合表
圖9_2 日製《北支那五萬分一地誌圖徐州三號_徐州》(1938年)
(二)日製十萬分一地形圖
1.「十萬分一中國地圖」(表1之第12項),直接翻印民國圖(經緯框線圖幅30'x20'),部分有加印方眼(4x4cm方格網),計完成有華北、華南、東北各省及承德以東地區十萬分一地形圖。參閱圖10。
圖10 日製《陝西省十萬分一圖_成功縣》(1937年)__翻印版
2.「假製十萬分一圖」(表1之第19、20項),係翻印自民國圖(矩形46x36cm)為臨時版地圖,部分有加印方眼,計完成有蒙古、北支那、南支那,及甘肅、雲南、貴州、陝西、青海、四川等省。少數地區日軍臨時測圖部有施測製作臨時版(假製圖),參閱圖11。
圖11 日製《北支那十萬分一圖徐州一號_徐州》(1917年)__假製版
3.「縮製十萬分一圖」(表1之第13項),係利用翻印我國東部各省五萬分一舊圖廓地形圖予以縮編而成,主要圖組有「民國圖縮製南支那十萬分一圖」(1938〜1944年)、「民國圖縮製北支那十萬分一圖」(1944年)。參閱圖12。
圖12日製《河北省十萬分一地形圖_天津》(1941年) __縮製版
4.航測製作(表1之第14、15項),計完成有華北、蒙古、河南、河北、山東等省。參閱圖13。
圖13 空中寫真測量要圖《滿州十萬分一圖_永寧》(1941年)
日軍繪製的中國地圖中有個較特別的是大判版地圖,如表1之第10、11項(1/50,000圖)、18項(1/100,000圖)、21項(1/500,000圖)等,其版面約在72x92cm等,雖沒固定大小,大致是原版之四幅製作而成;且兵要地誌圖也大都是以大判版為背景圖,這類圖主要是為戰略規劃而編製。
五、結語
日本在割據台灣、霸佔東北、佔領華北、華東、華南、華中大片地區以後,根據日本的戰略構想及戰術需求在中國淪陷區的測繪工作,採取不同策略及方法;對台灣實行本土化測繪,納入日本本土測繪計畫;對東北地區準備永久霸佔,注重基礎測繪,在優先滿足軍事需求的同時,注意測製經濟用途;對其他佔領區,則儘量運用舊地圖快速編印,以提供軍隊戰場需要。從日軍「九一八事變」(1931年)前在華測量過程看,其計劃對中國地區的地圖繪製之順序,先是台灣、東北,接著是內蒙、山東、東南沿海、華北,再來是華東、華中、華南,然後又回到東北,均超前於日本的侵華步伐。這些都充分說明測繪地圖是日本專為戰爭準備的。
依《接收日製圖版目錄》之說明,當年接收的日製圖版,由南京廠(製圖廠)接收的計15項,北平廠(製圖第一廠)接收的計3項,武漢接收的計1項,京漢各有接收的計2項,京平各有接收的計3項,京平漢各有接收的計2項,測量局收1項(存黃家塘);而1949年西遷台灣後,現時第401廠所存的日製圖資還有多少呢?依廣惠專案之檢整,紙圖計有7,690幅(參閱表1)。
註釋
1.曹謨校長係於1945年奉派至日本東京盟軍總部整理接收各種地圖和相關資料。
2.日本最早之測繪機構是参謀本部陸軍測量局(1884〜1888年),1888年改制為大日本帝國(参謀本部)陸地測量部,直到1945年終戰,改制為内務省地理調査所,至1960年成立國土地理院。
3.1896年開始,日本將軍用地形圖分為:軍事機密、軍事極密、軍事秘密、極密、秘等五個等級,而一般等級的有對外發行。
4.岡村寧次(1884-1966),係於1920年代,擔任軍閥孫傳芳之軍事顧問;日本帝國時代陸軍大將,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在日軍投降前中國戰區最高負責人。二戰後以白團(1949年成立)在日本的總負責人身分持續協助國民政府對抗中共。
5.五萬分一地形圖之舊圖廓,係指36x46cm之矩形圖廓。
參考文獻
小林茂(2011),外邦図―帝国日本のアジア地図,東京:中央公論新社
沈克尼(2012),侵華日軍對中國軍用地圖的盜搶測。取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9409f40101080l.html
沈克尼(2012),日本"盜測"的中國地形圖。取自:
http://shenkeni.blog.hexun.com.tw/78911888_d.html
陸權 喻滄主編(1988),地圖製圖參考手冊,北京:測繪出版社。
中國測繪史編輯委員會(2001),中國測繪史(第二卷,明代-民國),劉自健主編,北京:測繪出版社。
好分享
回覆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