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於光緒19年(1893 年)六月,設立「四川省輿圖局」,辦理《清會典圖》繪圖事宜。繪製成每方百里(比例尺1/2,500,000)之省圖1幅,圖說1份;每方50里(比例尺1/1,200,000)之府、直隸廳、州圖25幅,圖說25份;每方10里(比例尺1/250,000)之散廳、州、縣圖130幅,表130份,共計圖156幅,表、說156份,裝製成4匣。光緒25年(1899年)編成《清會典圖_四川省輿圖》(卷227〜234)後石印出版,計有四川省全圖 1 幅,圖說 1 份;府、直隸廳、州圖25幅,圖說25份。(參閱表1_1廣惠專案檢整清單中第1項)
光緒31年(1905年),四川省督練公所參謀處成立「測繪科」,主管測繪業務,並受命籌建四川陸軍測繪學堂。宣統元年(1909年)測繪學堂開辦,宣統3年(1911 年)6月第一期學員畢業,以此批畢業生為基礎,於7月20日成立「四川陸軍測量局」(測繪科遂即撤銷),並籌畫施測四川省地圖;8月,更名為「四川陸地測量局」,隸屬四川督練公所統轄,局址在成都北較場內,與四川陸軍測繪學堂合署;辛亥革命後關閉。
民國元年3月,四川陸地測量局在原址恢復辦公,設有三角、地形、製圖3 科;民國2年4月,更名為「四川陸軍測量局」,局內所設”科”均改稱”課”,隸屬北京參謀本部第六局,兼受四川省都督署雙重管轄。民國19年9月,該局再次更名為「四川省陸地測量局」,下設的”課”又改稱為”科”;除管理四川省陸地測量業務外,還承擔印製地圖、土地勘查等任務。
民國34年5月,軍令部第四廳地形一隊與該局合併改編為「軍令部第四廳測量第五隊」,下設三角、地形、製圖三課。民國35年11月,整編為「國防部測量局測量第五隊」,保留三角、地形兩課。
民國時期四川省的測繪生產機構,除了陸地測量局/測量第五隊外,尚有:
1.軍令部陸地測量總局測量第四隊:民國28年2月,因日軍侵華,湖北省陸地測量局遷四川,旋改編為「軍令部陸地測量總局測量第四隊」,駐重慶江北人和場。下屬製圖科遷內江,後編入陸地測量總局重慶製圖所。抗日戰爭勝利後,於民國36年遷回湖北。
2.國防部測量局製圖第二分廠:民國31年,陸地測量總局調整機構,將駐重慶的製圖科及測量第三隊、第四隊、陝甘測量總隊製圖人員合併組建重慶製圖所,駐重慶江北鄢家院子。民國35年,國防部測量局所屬單位整編,在南京設製圖廠,北平設製圖第一分廠,重慶嘉陵新村設製圖第二分廠。民國38年 12 月被中共接管。抗日戰爭期間陸地測量總局在重慶設製圖所/國防部測量局第二分廠印刷地形圖,至民國38年,一直未間斷。
3.國防部測量局大地測量隊:民國35年6月,國防部測量局將駐在四川的所屬測量第一隊和天文觀測所、計算室合併編為大地測量隊,在四川合川縣成立,直到民國36年5月遷南京;民國38年底東遷台灣駐彰化北斗,直到民國43年3月與航空測量隊合併編成聯勤測量隊。
4.國防部測量局第二航測隊:由國防部測量局地形測量第二隊和第一隊的一部分,於民國35年組建成立,駐重慶江北公園口,隊下設三課一組。成立後承擔了三峽工程三鬥坪至瀘縣航空攝影測量任務。民國38年被中共接管。
5.中美合作航空測量隊:民國32年,為配合美國航測中國西南 1/100,000地形圖,軍令部第四廳與美方於民國33年3月在重慶共同籌建「中美合作航空測量隊」。中方隊長黃維恕,下設總務組、航測組、天文組、製圖組。航測組在美機攝影時協助工作。天文組用等高儀測地面點經緯度。製圖組擔任航測成圖時地名辨認、譯名等工作。民國34年航測任務結束,同年11月該隊停辦。
民國38年12月原國防部測量局在四川的單位駐重慶的有:國防部測量局(副局 長萬煜斌帶領的部分)、國防部測量局地形測量第二隊、國防部測量局航空測量第二隊、國防部測量局製圖第二分廠、國防部測量局圖庫、國防部測量局第八圖站;駐成都的有:國防部測量局測量第五隊、國防部測量局測量第六隊;駐綿陽的有:國防部測量局第五圖站;駐資陽的有:國防部測量局第六圖站。中共解放軍自民國38年12月起陸續接管上列各單位。
四川省陸地測量局自清末成立,至被中共接管止,前後共 38 年,主要承擔了民國時期四川省內大地測量和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圖的測繪任務。
民國元~28年,四川陸軍測量局/四川省陸地測量局實測成都、重慶、資陽、綿陽、瀘縣等地1/25,000地形圖218幅(此圖組廣惠專案缺)。
軍令部四川省陸地測量局於民國27~30年,為抗戰需要測製川陝交界大巴山脈設防區1/25,000地形圖248幅。其中東部奉節、巫山一帶 61幅,民國27~28年測圖,民國30年印刷出版;西部廣元、南江一帶139幅,民國27~29年測 圖,民國31年前後印刷出版;中部萬源48幅,民國27年測圖,民國30~31年印刷出版。
民國4~27年產製的五萬迅測圖,係舊圖廓(矩形圖框,36x46cm),計137幅(此圖組廣惠專案缺)。民國28~37年軍令部四川省陸地測量局施測新圖廓(經緯圖框,經差15'緯差10') 1/50,000地形圖,計361幅。民國41年聯勤測量處有複製,僅297幅。
民國16~23年四川省陸地測量局實測四川1/100,000地形圖263幅,係按民國2年制訂的地形圖圖式辦理(十萬分一民國圖),為矩形圖幅36 x46cm,無經緯度和方里格網。
民國23~32年,四川省陸地測量局實測川西北和原西康省東部地區1/100,000地形圖134 幅,民國27~37年製印出版。該圖組與前圖組相接,圖幅規格亦同,無經緯度和方里格網,係按民國19年修正的地形圖圖式辦理。
民國30年,軍令部陸地測量總局在川東南重慶、萬縣、秀山一帶測1/100,000地形圖 41 幅,按經緯度分幅,依據民國24年所公佈的修正圖式辦理;軍令部第四廳(國防部測量局)測量第五隊於民國35~37年縮製。
四川省各階段測繪機構完成之地圖,在廣惠專案中檢整出之成果,參閱表1暨各尺度圖產品舉例。
參考文獻
1.《中國測繪史》編輯委員會,《中國測繪史》第二卷,測繪出版社,北京市:2002。
2.四川省志測繪志
http://202.61.89.158:81/importBook/portal/content/info?id=8b0674cadc9c4180879d5486ffc5c598
表1_1 四川測繪機構歷史地圖廣惠專案檢整清單
表1_2 四川測繪機構歷史地圖廣惠專案檢整清單
Ù《四川省輿圖》_四川全省輿圖 光緒25年印刷 29.7 x26.3cm
[此省圖為”每方百里”,折合比例尺1/2,500,000。]
Ù《四川省輿圖》_成都府十六屬圖 光緒25年印刷 29.7 x26.3cm
[此府圖為”每方五十里”,折合比例尺1/1,200,000。]
Ù1/400,000《川康聯界圖》_西康省第3號 民國24年製印 四川陸地測量局 57.5 x 50.9cm
[本圖組,西康省計9幅,四川省計19幅;專案檢整15幅。]
Ù《四川十萬分一民國圖》_石碉樓(映繪圖) 民國16年測圖,25年製版 (四川陸軍測量局),參謀本部陸地測量總局 36 x46cm矩形圖幅
[判斷是「四川陸軍測量局」測圖;本圖組係映繪圖,計分為水、山、人文版等三版。採民國2年圖式辦理。]
Ù《十萬分一四川省地形圖》_石碉樓 民國16年測圖,25年製印 (四川陸軍測量局),參謀本部陸地測量總局 36 x46cm矩形圖幅
[飛遠專案圖資。判斷是「四川陸軍測量局」實測。]
Ù《四川十萬分一民國圖》_石碉樓 民國23年測圖,25年製版 參謀本部四川省陸地測量局 36 x46cm矩形圖幅
[此圖組係省局版,同樣採民國2年圖式。]
Ù《十萬分一西康省地形圖》_甘孜(映繪圖) 民國23年測圖,33年複製 (四川省陸地測量局),軍委會軍令部第四廳 36 x46cm矩形圖幅
[民國23~32年四川省陸地測量局實測,民國27~37年製印出版,計134 幅。採民國19年修正圖式。]
Ù1/100,000《重慶附近地形圖》_重慶(縮繪圖) (民國30年測圖)、民國35年縮繪 軍委會軍令部第四廳測量第五隊 30’*20’
[本圖組是經緯圖框,經差30’*緯差20’,採民國24年修正圖式。計41幅。]
Ù《四川五萬分一地形圖》_固驛鎮(原圖) 民國31年測圖 軍委會軍令部陸地測量總局 15’*10’
[民國30~31年軍令部「四川省陸地測量局」施測新圖廓,依民國24年修正圖式辦理。另有圖歷表,如後:]
Ù《五萬分一四川省地形圖》_固驛鎮 民國31年測圖,民國41年複製 (四川省陸地測量局)聯勤測量處 15’*10’
[飛遠專案圖資。其原圖就是前圖。]
Ù《四川五萬分一地形圖》_固驛鎮(清繪圖) 民國31年測圖,民國37年製版 (四川省陸地測量局),國防部測量局 15’*10’
[其原圖亦是前圖,依民國33年修訂圖式辦理。]
Ù《二萬五千分一四川省_大巴山脈設防區地形圖》_湘水寺 民國28年測圖,民國29年製版 軍委會軍令部四川省陸地測量局 57.5x47.0cm矩形圖幅
[本圖組係為抗戰需要測製川陝交界大巴山脈設防區1/25,000地形圖,計248幅。採民國24年修正圖式辦理。]
Ù 1/25,000《重慶附近地形圖》_人和場(原圖) 民國28年測圖,31年修測,32年查修 軍令部第四廳測量第四隊 7’30" *5’
[測量第四隊,係湖北省陸地測量局,因日軍侵華,於民國28年遷入四川改編而來,隸軍令部第四廳,駐重慶江北人和場。]
Ù1/10,000《重慶市區街道圖》_第1號(原圖) 民國35年測圖、製版 軍令部測量第四隊 60.7x50.6cm
[計有四幅(第1〜4號),檢整各有二個版(測版、原圖版) ;另有圖歷表,如後:]
Ù1/1,500,000《川邊地圖》 民國13年9月監製 四川陸軍測量局 126x90c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