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3日 星期二

帕蘭子午儀文物芻探

 

一、緣起

肇始於96113到桃園中正嶺參加中國測量工程學會理監事會議時,聽聞王偉強學長提起趙錫民老師正接受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辦理「G. Prin Paris子午儀歷史考察與功能運作」的委託研究案;再者於工博館英文網頁上看到【Seeking information on a transit telescope/astronomy meridian instrument(2007/4/28)】訊息,引起我探索答案的興趣;透過現有相關文獻資料,初步研析整理出一些有關帕蘭子午儀文物的身份資訊,並表述自身一些感受與建議。

 

二、子午儀概述

子午儀(Astronomical Transit),亦稱中星儀,是觀測恆星過中天(即觀測站子午圈)時刻的一種天體測量儀器。結構與子午環(Meridian Circle)相似,但沒有精密度盤。利用子午儀可以精確地測定恆星過中天的時刻,以天上的恆星為時間基準,來校準地面的鐘(即求得恆星鐘的鐘差),從而達到天文計時(確定世界時)的目的。由於世界各國地方時間之差,直接反映出地理經度之差;所以透過各國子午儀測時的綜合比較,可以測定地理經度。

子午儀是1684年丹麥人羅默(Ole Rφmer , 16441710)發明的。最初測定恆星中天時刻是用耳目法”─觀測者耳聽鐘錶的秒擊聲,默讀秒數,目視望遠鏡視場,估讀恆星過蛛絲的鐘面時刻。到十九世紀中葉,出現了電鍵法」—恆星過蛛絲時,觀測者手按電鍵,在記時器上記出鐘面時刻。這兩種方法都不免帶有不同程度的人差。1890年漢堡的列普索爾特發明超人差測微器(Impersonal Micrometer)觀測者轉動測微螺旋,使動絲跟星移動,測微輪產生的電接觸信號輸入記時器。這種測微器的測量精度可達到百分之幾時秒。近代子午儀應用光電技術,基本上消除了人差;但是,水準讀數上仍然存在人差。

子午儀基本上由望遠鏡、測微器、尋星度盤、懸式水準器、泰爾各答水準器,以及望遠鏡支座等組成(如圖1)

1.折鏡子午儀(Bent Transit)略圖

【資料來源:Bomford, G.(1971)GeodesyP.318

 

*望遠鏡(Telescope),通常是折軸式的,口徑大多數為70100毫米,焦距為6501000毫米,放大倍率約70100

*測微器(Micrometer),望遠鏡水平指向西方向,筒可在子午面内旋,星光經過水平中央的直角棱,反射到水平的一端用超人差接觸測微器或光接收器(Optical Eliminator)記錄

*懸式水準器(Hanging Level,大陸譯為掛水準器),為了消除儀器存在的方位誤差、水平軸傾斜誤差和視準差的影響(會使望遠鏡視準軸偏離子午圈平面),子午儀水平軸上掛有一個格值約1”、可估讀到0.1”的高靈敏度的懸式水準器(測量水平軸的傾斜),以改正水平軸的傾斜。

*望遠鏡在水平軸的兩端各有一段精度極高的圓柱形樞軸,其誤差一般小於0.5微米,可保證水平軸傾斜誤差和方位誤差穩定不變。另外,子午儀對一顆星的觀測,分中天前與中天後兩次進行。兩次觀測之間,將望遠鏡從支座上昇起,使水平軸轉動180°(稱為轉軸),以抵消望遠鏡準直差和懸式水準器零點差的影響,從而提高測量精度。

*泰爾各答水準器(Talcott Level,大陸譯為太爾各特水準器),附在子午儀尋星度盤上,水平軸成正交,用以測量望遠鏡傾斜的變化,以修正天頂距讀數,供測量緯度或恆星赤緯時使用。

 

三、陸地測量總局天文觀測所之遞嬗

20世紀30年代有計劃的大地測量,大致始於1929年,19321937年是一個發展迅速的時期,以當時國際上先進的儀器和方法完成了可觀的工作。1932年春,陸地測量總局考慮「天文測量為大地測量之始基,亦為疆理之要政」,就任命總局的三角科科長曹謨,在其南京大石橋總局(即南京地質學校所在地,其創建於1950101,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測繪學校,是在華東軍區暨第三野戰軍司令部測量大隊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2000年被併入東南大學)內建天文觀測所;曹謨隨即在總局前庭辟地數弓,築屋三楹左為等高儀室,右為子午室,皆戴圓頂,中為無線電及計時室,開始測量南京經緯度,以為全國測量之原點;從1933年至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前,陸續在全國14個省市的要地,布設了20個一等天文點。這期間有一項很重大的工作就是1933年參加第二屆國際經度聯測,建立了天文經度基準站。從天文學史及測繪史中探究,有關陸地測量總局天文觀測所及其子午儀的記載如下:

1.陳遵媯著《中國天文學史》載述:

1932年參謀本部陸地測量總局於南京大石橋建造了天文觀測所,初時主要是供陸地測量學校三角科學生實習之用,1933年因測量業務開展,為了參加第二次國際經度測量,添購儀器,其中有為經度測量用的5080毫米附超人差測微器的中星儀1937813戰爭爆發,天文觀測所的中星儀等儀器於8月拆卸裝箱運湘贛,抗戰期間陸地測量總局遷貴陽,天文觀測所遷貴州平壩縣設製簡易觀測所,繼續執行天文測量業務;抗戰勝利後,回到南京,由於大石橋所址已被炸,無力恢復,遂使用紫金山天文台的子午儀室自行裝置子午儀賡續執行業務。

2.白壽彝總編《中國通史天文學》載述:

辛亥革命以後,天文大地測量工作多由陸地測量部門擔任。1932年春,陸地測量總局在南京大石橋總局內建立了天文觀測所,除開展天文大地測量業務外,還供中央陸地測量學校三角科學生實習之用。該所工作由測局三角科曹謨主持。置有50─80毫米超人差子午儀、時辰擺、時辰儀、記時器、長短波自動記錄收報機、45°60°等高儀等設備。建所之初,首先測量南京之精確經緯度,將其作為全國測量之原點,以後陸續派員到蘇、皖、贛各省測量一、二等天文點之經緯度及方位角。一等天文點的經緯度測量分別用恆星中天法和泰爾各答法。二等天文點則用多星等高法。曾參加第二次國際度聯測,測量結果頗佳,與青島觀象台(參與過一、二次國際度聯測)同屬第一類。

3.《中國測繪史》載述:

1933年陸地測量總局在南京成立天文觀測所(此與其他文獻所載1932年有出入),是年開始一等天文測量,測量用的儀器與方法,一等用班伯格廠(Bamberg)及黑第廠(Hedye)製的折鏡子午儀,附有緯度水準器(即是泰爾各答水準器);測量經度用無線電收錄時號,記時器記錄收時,前後各作中星觀測一組以定表差,每站測15個雙組結果;測量緯度用泰爾各答法,至少分兩夜觀測,每站取20星對結果;方位角用T3經緯儀,按北極星任意時角法,每站分三夜觀測取用32個結果。

4.《國軍測量史》載述:

第一輯(建制至民國49),第七篇研究發展,述及歷年研究發展概況,如表1

1歷年有關天文測量研發彙整表


就第一項文載,對照前述《中國天文學史》可知,抗戰勝利後在南京,測量局與紫金山天文台的合作關係。第二項文載的【電動子午儀】,對照文獻完整寫法應是【電動超人差測微器(Motor Impersonal Micrometer)的子午儀】。

 

四、子午儀文物之考述

()天文台子午儀巡禮

子午儀是測定地理經度的主要儀器(另需天文鐘、無線電機等之輔助)。由相關文獻中知,有關經度測量的記載如下:

1904年美國華盛頓地磁測量隊實測江西經緯度7處。

*從1906年至1909年美國華盛頓卡內基學校地磁測量隊在長沙等地測量經緯度點4個。

1925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IAU)第二屆大會通過國際經度聯測計劃,中國上海徐家匯天文台列為世界三個經度基點之一。

19261021130青島觀象台和上海徐家匯天文台參加第一屆萬國經度測量。19265月,蔣炳然參加萬國經度委員會,辦理萬國經度測量事宜,由膠澳商埠總辦撥國幣5,000元購辦儀器,委派高均任測量主任,宋國模任主測員,徐雁平任助測員。採用子午儀、等高儀、恆星時表及自動記時器,按萬國經度測量委員會的約定,子午儀每次測中星10顆左右和上中天、下中天之拱極星數顆。等高儀觀測主要在室內進行,每次觀測不少于40顆星。自19261021130進行了經度測算,實地觀測點設在觀象山的東巔。

1929年至1946年陸地測量總局在蘇浙等19省區實施天文測量:一等天文點46點、二等天文點392點。

1931年陸地測量總局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設點,進行精密天文測量。

1931734日全國經度測量會議決議:陸地測量總局與中研院天文研究所合作(南京)、青島觀象台、東北大學天文台(瀋陽)、國立中山大學天文台(廣州)、華北水利委員會與北平研究院合作(北平)、浙江陸地測量局(杭州)等六個單位參加1933年第二屆國際經度聯測。

1933年青島觀象台、陸地測量總局天文觀測所、廣州中山大學天文台等參加第二屆國際經度聯測,測得結果推算完畢後譯成法文送國際經度委員會。此次聯測,徐家匯天文台仍列為世界基點之一。(青島觀象台提前一年自19321011130日用子午儀、等高儀、恆星時表及自動記時器進行測定,計測量43次,測星325座,收聽西貢及法蘭西波烏多無線電時號。)

1957年進行第三次國際經度聯測。

 

據上述文獻知在那年代(20世紀前後)所建造的天文台(法、德在上海、青島建立的),大都有子午儀從事於天文測量工作,今列舉如下(有些僅文字記載而無圖片)

*香港天文台成立(1883)採用直徑6吋的赤道儀及直徑3吋的中星儀(如圖2,僅存照片,實物無)來測定地方時。(判斷是英製產品)

2.香港天文台藏之子午儀

【照片來源: http://www.weather.gov.hk/gts/time/Milestone_1883c.htm

 

*青島觀象台,1898年德國人創建,1957年隸屬於紫金山天文台,建有子午儀室,第一項天文工作就是在1904年開始使用Carl Bamberg No.8676,口徑4釐米,焦距25.5釐米的折鏡子午儀進行測時工作,1926年參與國際經度聯測;1933年為參與第二屆國際經度聯測,新購八釐米超人差子午儀(文載也有稱超人自記中星儀)

*紫金山天文台,19349月建成,其前身是成立於19282月的國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是我國自己建立的第一個現代天文學研究機構;中國現代天文學的許多分支學科和天文台站大多從這裡誕生、組建和拓展,被譽為中國現代天文學的搖籃,目前有青海、青島、贛榆、盱眙四個野外台站。19335月子午儀室落成,備有瑞士製的135毫米子午儀(3),配有英造蓄得式子母電鐘2具、德造厘勿賴電鐘1具、法造菩理蕊忒計時儀、瑞士造打字計時儀、瑞士造那廷記時表4具、無線電收報機2具等。

3.現存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子午儀

【照片來源:http://www.yhnews.com.cn/xwzx/picNews/t20070510_130683.htm

 

徐家匯天文台(1872年建造)與佘山天文台(1900年成立)均是法國天主教耶穌會半建造的,直1950年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接辦,1962年兩者合併成立為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當年徐家匯天文台有2子午儀,一是帕蘭()製的電動超人差子午儀,口徑80毫米,長83釐米;一是班伯格廠()製的口徑90毫米,長90釐米。20041116上海天文博物館(佘山天文台址)開館,其子午儀觀測室展有一座子午儀(如圖4),即是帕蘭廠製的子午儀。

4.上海天文博物館藏之子午儀

【照片來源:http://www.shkp.org.cn/kply/twbwg/2006-09-18/1158516296d12086.shtml

 

*臺灣總督府通信局臺北測候所(北氣象站之前身)附設天文台,於1911年建子午儀室,並配備有英國庫克廠(Cook)製作的口徑8.9釐米(3.5)子午儀,此為臺灣天文史上第一座近代天文設備。

*廣州中山大學天文台(1929)建有子午儀室,內裝有德製6釐米徑子午儀,附有超人測微器和電動計時儀。

 

()工博館子午儀文物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所收藏之子午儀,乃當年中正理工學院測量系(前聯勤測量學校)報廢流出的文物,由兩收藏箱(如圖5)裝置著,分別放有附電動超人差測微器的折軸式望遠鏡(如圖6)及子午儀支座架(如圖7)

5.工博館子午儀收藏箱

【照片來源:http://www.nstm.gov.tw/english/news/news.asp?bull_id=4

 

6.工博館子午儀之望遠鏡

【照片來源:http://www.nstm.gov.tw/english/news/news.asp?bull_id=4



7.工博館子午儀之支座

【照片來源:http://www.nstm.gov.tw/english/news/news.asp?bull_id=4

 

將其裝置起來,如圖8。由望遠鏡折軸上的標誌【G. PRIN_PARIS(如圖9)研判,此是巴黎的儀器製造廠名(惟搜查此儀造廠,目前已不存在了,可能是與其他儀造廠合併了),與上海天文博物館藏之子午儀是相同類型。

8.工博館典藏之子午儀

【照片來源:G. Prin Paris子午儀歷史考察與功能運作」研究案

 

9.工博館子午儀望遠鏡軸中之標誌

【照片來源:G. Prin Paris子午儀歷史考察與功能運作」研究案

 

五、結語

經過多方探索與了解後,有關這座帕蘭子午儀的確切紀錄尚付闕如,透過已知的文獻試著編織個圖像:曹謨校長(當時是陸地測量總局三角科科長,1947.101953.5任測量學校校長)為了執行基準原點的天文測量暨參加即將於1933年展開的第二屆國際經度聯測,1932年在南京大石橋建置了天文台,購買了那時算是先進的儀器,法國帕蘭廠製造的子午儀;之後因中日戰爭,1937年曾遷移到過貴州平壩,靠著簡易天文台繼續執行任務;1945年再度回到南京,運用紫金山天文台的子午儀室來觀測了;之後,1949年撤退到台灣,直到1954年歸聯勤測量學校,於台中校區(今之新實營區)主要讓學生實習與研發之用;1969年隨著測量學校合併到桃園大溪的中正理工學院,繼續提供學生實習之用,或留在台中封存於大湖圖庫(當時是聯勤測量署圖資與測量儀具庫儲場所);其有可能在理工學院(何時無可考)或大湖圖庫裁撤(民國74)時辦理報廢,流入了民間,直到2006年由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所蒐集典藏了。

早期我測量前輩們在大陸地區從事天文測量工作,倍極堅辛,在高超技術與耐力下,運用當時有限資源與儀器,獲得豐碩成果,提供了當時軍經建設的基礎;緬懷先賢勞苦功高的奉獻,當時使用的儀器裝備目前尚能留存下來,是有其重大意義與價值,理應妥為規劃安置與展示,可參考如同上海天文博物館收藏的子午儀,闢建展覽觀測室,好讓後學子弟多認識它,以充實測量與天文之學養。

後記:本文初稿於961128參加G. Prin Paris子午儀歷史考察與功能運作」綜合座談時,提供予趙錫民老師參考了,之後也獲邀參加961214的總結報告,會後工博館承辦人顏上晴先生鼓勵發表之,謹在此一併致謝。

 

參考文獻

1.上海天文台網頁。2007115取自:

http://www.shkp.org.cn/kply/twbwg/2006-09-18/1158516296d12086.shtml

2.中國大百科全書網頁。2007115取自:

http://140.137.101.73:8008/cpedia/Content.asp?ID=28740

3.中國測繪史編輯委員會(2002)。中國測繪史(第二卷)。北京:測繪出版社。

4.白壽彝總編(2006)。中國通史第十二卷-近代后編(1919-1949)(下冊)第五十六章天文學(網路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17取自:

http://www.zbjn.com/show.aspx?page=56&id=3092&cid=100

5.胡明城、魯福(1993)。現代大地測量學(上冊)。北京:測繪出版社。

6.香港天文台網頁。2007115取自:

http://www.weather.gov.hk/gts/time/Milestone_1883c.htm

7.國防部測量局(1947)。中央各部會測量業務聯繫審查會專刊(未出版)

8.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網頁。20071111取自:

http://www.nstm.gov.tw/english/news/news.asp?bull_id=4

9.陳遵媯(1988)。《中國天文學史》第六冊。台北:明文書局出版。

10.張芝生等(2003)。測繪學辭典。台北:國立編譯館。

11.維客WIKI網頁。2007115取自:

http://www.wiki.cn/wiki/%E4%B8%AD%E6%98%9F%E4%BB%AA

12.蔡安理(2003):台灣天文歷史追溯。20071113取自:

http://www.asiaa.sinica.edu.tw/~altsai/hat/hat.chi.obs2.main.html

13.劉時金(2007):玉環島上的天文點。20071214取自:

http://www.yhnews.com.cn/xwzx/picNews/t20070510_130683.htm

14.聯勤測量署(1960)。國軍測量史第一輯(手寫稿)

15.Bomford, G.(1971).Geodesy, third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美製版臺灣五萬分之一地形圖

  美國陸軍製圖局 ( AMS) 為提供對日本佔領區 _ 臺灣進擊的戰術用圖 - 二萬五千分之一及五萬分之一地形圖,於 1944 - 1945 年同時製作之,兩者圖幅設計是相類同; L892 ( AMS 1 ) 前已介紹之了,另繪製發行的 《 FORMOSA(TAIWAN)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