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5/9補正
我國在民國初年至五十年代間製作的《五十萬分一中國輿圖》,主要有三格式五圖組(參閱表1.),分述如後:
表1 歷年發行《五十萬分一中國輿圖》統計表
一、舊版格式「緯差2°x經差3°」;繪有1°x1°方格網,採多面體投影(改良多圓錐投影)*1,多色印刷。本圖組先後由北京陸軍測量局、參謀本部製圖局、廣東陸軍測量局等,依據《百萬分一民國輿圖》(1914〜1916年,緯差2°30'x經差5°,127幅)編製,及各省地理調查表等添註增修圖資,再由參謀本部製圖局製印(Ⅰ)。依據聯勤總部印製的CMS_L500圖表(如圖1),民國5至7年(1916〜1918年)分別編纂41幅、104幅、97幅,另1幅是民國16年印製,合計243幅。一般流傳的《五十萬分一中國輿圖》係洪憲元年(1916年)「護國運動」中袁世凱為聲討蔡鍔而製作西南八省(江西、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四川、西康)的五十萬分一輿圖,計有39幅(參閱圖2 & 圖3)。這批圖在洪憲帝制於1916年3月結束後,製圖局於同年9月再版之(參閱圖4)。對照圖3與圖4之右上處金沙江右邊,兩圖之圖資表現差別蠻多的,顯示兩者係不同之編纂。
圖1 五十萬分一全國多色地形圖(2°x 3°)圖幅接合表(1916〜1918年)
圖2 洪憲元年五十萬分一中國輿圖圖說及圖幅接合表(1916年)
圖3 五十萬分一中國輿圖_蘭坪(蘭州)幅A (1916年2月製印)
圖4 五十萬分一中國輿圖_蘭坪(蘭州)幅B (1916年9月製版)
二、日製格式「緯差1°40'x經差2°30'」;繪有30'x30'方格網,採多圓錐投影,單色、多色印刷。本格式圖組最早是大日本帝國(參謀本部)陸地測量部於1915〜1944年間編製的《東亞五十萬分一圖暨滿州五十萬分一圖》(Ⅱ);1947〜1951年國防部測量局及聯勤測量處予以整理翻印為《五十萬分一全國地形圖》(Ⅲ),計有258幅(參閱圖5 &圖6 &圖7);這一圖組精度尚佳,在我國本部,及中韓、中蘇交界等處之廣大地區,其地物地貌均能接合,頗可代替我國舊三十萬分一地圖之用。國防部測量局運用此圖組、日製兵要圖(大判圖,全72幅)及兵要調查(約在1943〜1944年間)等,加註彙整印製《五十萬分一地圖集》,或稱《五十萬分一全國兵要圖》(Ⅳ)於1948年5月翻印出版,計有186幅(參閱圖8 & 圖9)。
圖5 五十萬分一全國地形圖(1°40'x 2°30')圖幅接合表 (1947〜1951年)
圖8 五十萬分一全國兵要圖圖幅接合表 (1948年)
三、新標準格式「緯差2°x經差3°」;繪有30'x30'方格網,採蘭伯特正形割圓錐投影,多色印刷。就分幅或涵蓋區域,與第一項舊版格式均有別,且本圖組(L400)是與其他比例尺有形成"系列關係" (1/250,000〜1/500,000〜1/1,000,000)*2。這圖組係聯勤測量製圖廠參照《國際百萬分一世界輿圖標準規格》制訂的《五十萬分一地圖標準規格》(圖10)編繪製作,圖號亦依國際通行之設訂,例如NH-50-C。1966-1967年完成主要是東南六省(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廣東、台灣)一帶,計21幅(參閱圖11)。後續考量戰術戰略用圖(中比例尺)不如《二十五萬分之一聯戰圖》詳細,另戰略用圖(小比例尺)的世界基本圖則是國際百萬輿圖,故也僅製作這一地區,後續並未按原規劃印製全國91幅,就止住了。
圖11 五十萬分一中國輿圖_南昌市(NH-50-C)幅(1966年)
註釋:
1.改良多圓錐投影之基本原理為利用普通圓錐投影法實施多面體投影。係法國地圖學家拉勒曼(M. Ch. Lallemand)首先提出,經1909年在英國倫敦召開之國際地圖專門委員會會議選定作為繪製百萬分之一世界輿圖的投影法。1928年擬訂國際百萬分之一輿圖專用的改良多圓錐投影。
2.這所謂"系列關係",1/1,000,000圖可分幅為四幅1/500,000圖,而這可再分幅為四幅1/250,000圖。相關規範圖式也類同,唯中小比例尺各有運用範疇,1/1,000,000圖及1/500,000圖是屬戰略圖,1/250,000圖是屬戰略戰術圖。
3.本文修正自中華民國地圖學會網頁_每月一圖(2018/9):五十萬分一中國輿圖
http://www.ccartoa.org.tw/news/2018/180901.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