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1日 星期二

寧古塔東山分界立牌圖


邊界,是兩國之間極容易滋生事端的國際問題。中俄之間有著全世界最長的邊界,三百多年來,邊境衝突不斷。外交部總理各國事務檔與北洋政府外務部檔之輿圖,包括為數不少清代中俄兩國所簽條約及劃定東北、正北、西北等地區輿圖。本幅寧古塔東山分界立牌圖參閱圖1係軍備局第401廠所典藏的清末民初時的「製圖局」(1910年至1924) 之編纂班所摹繪的邊界圖之一,其原稿即是來自外交部。

1 《寧古塔東山分界立牌圖
[民國45月製圖局編纂班摹繪,原稿由外交部典藏]

界牌,係指在兩國交界地方樹立的牌子,用做分界的標誌。早期(清咸豐同治年間)編製之邊界(界牌)地圖大多是屬山水畫法地圖,比例尺較小,一般為二十萬分之一至百萬分之一地形圖(輿圖),其主要用途是反映邊界談判的結果,表示邊界線的大體走向。圖內繪製的主要有河流、湖泊、山形、營區、界碑及國界等。圖幅之方位是上南下北、右西左東。本幅繪有五個界碑,興凱湖西界陸地喀字界碑與拉字界碑間一帶的界線認定是被俄方侵佔了,使得疆界被北移,湖面僅剩1/3(原應是中國內湖),這是俄國人強行在興凱湖西北角佔地和曲解地圖上河名,使得興凱湖西界由西南部(白珍河附近)變為西北角。參閱圖2

2 現今興凱湖之對照圖

1860 (清咸豐十年)時訂立《中俄北京條約》之後,根據約載興凱湖一帶的國界是:「自松阿察河之源,兩國交界逾興凱湖直至白棱河,自白棱河口順山嶺至瑚布圖河口。」18616月(清咸豐十一年五月),中俄雙方簽訂《勘分東界約記》,這次勘界主要是興凱湖到圖們江口之間的陸界,但沙俄有意搞鬼!據查地圖上與白棱河寫法相近的是白志河和白珍河,二者均位於興凱湖西南部,顯然白棱河應在二者之間選擇(圖內加註手指處),而俄國人的胃口遠不在此,且清政府勘界大員卻屈服,任由俄國人指鹿為馬,將興凱湖西北角的一條小河指為白棱河(圖內加註箭頭處),即原快當別河(土爾河)也就被俄國人指定為「白棱河」,這從此睡在中國的地圖上。由於白棱河位置的確定,不但使興凱湖易手,而且由於白棱河的基點大幅北移,使興凱湖西部至瑚布圖河之間的大片土地也就被割去大約為7,200平方公里。
寧古塔為清朝時期古地名,約今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一帶,範圍大概是圖們江以北,烏蘇里江(前述之松阿察河是其支流)以東,地靠日本海,舊屬吉林管轄。是滿族先祖肅慎人故地、清皇族先祖所居之地,故稱之為「寧公特」,後轉音為「寧古塔」。「寧古」漢譯「六」之意,「塔」(特)漢譯「居址」之意,是指當時寧古塔地方六個部落,統稱甯古塔貝勒。此幅()上之寧古塔城(現今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寧安市)在牡丹江西岸,其東側群山環繞,直到日本海(圖幅左上角)。圖內的興凱湖,「興凱」為滿語,「水耗子」(麝鼠)之意,說明當時興凱湖中水鼠很多原為中國內湖,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簽定後,變成了中俄界湖,俄文則稱Khanka, Ozero(漢卡湖)

註釋
1.本文修訂自中華民國地圖學會_每月一圖(2015/1)寧古塔東山分界立牌圖 http://www.ccartoa.org.tw/news/2015/150121.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帕蘭子午儀文物芻探

  一、緣起 肇始於 96 年 11 月 3 日 到桃園中正嶺參加中國測量工程學會理監事會議時,聽聞王偉強學長提起 趙錫民 老師正接受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辦理「 G. Prin Paris 子午儀歷史考察與功能運作」的委託研究案;再者於工博館英文網頁上看到【 Seeking...